子宫内膜癌10年翻倍 她抗癌成功3年迎来2新生命

奇美医院妇产部妇科主任康介乙指出,10年来子宫内膜癌增加1倍。(曹婷婷摄)

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癌对于预后至关重要,最常见症状是异常阴道出血,其他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阴道分泌物增多、骨盆腔疼痛、异常的宫颈抹片检查或腹部不适。图为示意图,非新闻人物。(曹婷婷摄)

台湾过去10年子宫内膜癌病例增加1倍,成为女性健康隐忧。台南1名37岁女子结婚多年不孕,透过人工生殖想求子,检查才发现罹子宫内膜癌第1期,怀抱求子梦的她不愿摘除子宫,接受高剂量口服黄体素治疗及子宫内膜搔刮术,确定没癌细胞后,2020年底植入胚胎怀孕,3年后又自然怀孕,今年初全子宫摘除避免复发。

奇美医院妇产部妇科主任康介乙指出,由于晚婚趋势和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增加,未生育妇女罹患子宫内膜癌机会显著上升,临床结果证实保守治疗保留生育能力,在完成生儿育女后再做更积极的治疗,预防复发是可行的 。

他说,子宫内膜癌目前患者年纪以50至59岁占大宗,约3成左右,至于40至50岁以及50至60岁比例各约在1、2成,但门诊遇过最年轻的是20几岁女性,月经没来不以为意,检查发现内膜已异常变厚。

他说,子宫内膜癌可能发生在各年龄层女性,而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也会使得子宫内膜癌罹病率上升,此外,贺尔蒙失调、遗传基因、多囊卵巢综合症、早来初经、太晚停经也会增加罹癌风险。

康介乙说,由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生活方式(如晚婚、晚育)改变,罹患子宫内膜癌病例上升在过去10年尤其明显,预计到2044年,病例数量将增加约50%。他说,因为子宫颈癌抹片长期推动有成,这几年反而很少看到子宫颈癌患者,而子宫内膜癌部段攀升,但却被忽略,值得重视。

他呼吁,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癌对于预后至关重要,最常见症状是异常阴道出血,其他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阴道分泌物增多、骨盆腔疼痛、异常的宫颈抹片检查或腹部不适。

他说,停经后的异常出血是一个指标,通常一有症状,检查多为子宫内膜癌第一期,预后成效佳;但对于还有月经的女性,他说,如果经期有异常都要多留意,像是突然量增加、月经量来很久,或是两次月经中间突然异常出血,他也建议,月经干净后可到妇科检查,这时候检视内膜厚度最准确。

康介乙指出,去年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对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期较以往更精细,特别是将分子检测纳入分期中,能更精确制定每一分期和不同细胞类型治疗方案。从荷尔蒙治疗、化学治疗、放射线治疗、标靶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根据病人病况更精确预测预后,助病人选择适合辅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