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癌也能生小孩!3癌友分享「抗癌产子历程」...她才新婚2周就确诊淋巴癌

▲伶伶新婚两周就发现罹患淋巴癌,先做了卵子冷冻保存生育。(图/病友提供)

记者赵于婷台北报导

「我罹癌还能生育吗?」这是不少癌症患者的共同疑问。今年29岁的伶伶在2018年发现吞东西异物感,医生检查发现喉头有不明肿块,到医院化验确诊淋巴癌。当时伶伶才刚新婚2周,得知罹癌大哭了好几天,但本身是护理师的她,也尽快收拾情绪,面对疾病,先去做了冻卵,然后开始治疗。

伶伶受访时指出,当时觉得喉咙不太舒服,有点吞咽困难,到耳鼻喉科检查发现扁条腺有异物,那时候还以为是扁条腺发炎感冒,但医师觉得不对劲,进一步到大医院切片检查,才知道是淋巴癌。但当时才刚结婚2周的她本来就有生育计划,因此她也和主治医师讨论后续生育问题。

「是我也好,至少我有护理背景,比起家人,我更知道怎么照顾自己。」伶伶说,在和主治医师沟通后,「医师给我一个月的时间去做冻卵」,虽然家人希望伶伶先以治疗、保命为主,但还是觉得必须做,「当时冻卵花了10万元右,对经济有些压力,但我就当作是买个保险。」

做完冻卵之后,伶伶开始了治疗。过程中历经了掉发、发胖等副作用,也感受到体力明显变差无法做较激烈的运动,幸好老公、家人都陪在旁边。过了2年多,伶伶已完成6次化疗及17次放疗,身体也调养得差不多,近期也开始和先生讨论是否要进行人工生殖。伶伶笑说「自己年纪也差不多了啦!现在身体稳定了,终于可以进行怀孕计划。」

佩佩罹患乳癌,做冷冻胚胎后进行治疗,顺利产下双胞胎。(图/病友提供)

另一名乳癌患者佩佩今年34岁,在30岁透过筛检发现自己罹患乳癌,当时才刚新婚3个月,确诊后上网查资料发现,癌症治疗可能对生育功能产生影响,又巧遇其他年轻癌友分享生育保存的经验,适逢生育年龄的她,就去做了冻胚胎。

顺利完成两个胚胎的培育后,佩佩回到乳房外科持续接受乳癌的放疗,并展开长达5年的抗荷尔蒙药物治疗。佩佩说,在抗荷尔蒙药物治疗持续追踪2年多后,身体恢复状况不错,经过医师评估可以暂时停药,就回到生殖医学科植入胚胎的准备,也顺利产下双胞胎,现在已经9个月大。

传勇经过白血病治疗后,透过事先冷冻的精子,喜获麟儿。(图/病友提供)

保存生育能力不只有女性!今年40岁的传勇在32岁发现罹患白血病,当时也才新婚9个月,住院时听护理师卫教生育保存后,做了「冷冻精子」,经过治疗、二次复发和骨髓移植后,身体状况终于稳定,去年3月决定动用库存精子」进行人工生殖,经过几番努力,终于在今年喜获麟儿。

国健署王英伟署长表示,过去癌症病人医疗较专注在治疗疾病,可能忽略关注生育的议题,随着医疗技术进步,台湾近 6成癌症病人可存活超过5年,生育权逐渐受到重视。癌症希望基金会等7大相关医学会也一起推动「癌友生育健康资讯平台」,呼吁癌友「主动查询」、癌症医师「主动告知」、生殖医师「主动说明」,共同做出最适合的治疗和生育选择。

▲国健署和相关医学会一起推动「癌友生育健康资讯平台」。(图/记者赵于婷摄)

►我们的美丽就用白纸黑字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