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患者冒生命危险治疗 植胚胎顺利产下男宝宝

余女(右)看着刚满月儿子感谢家人院方的支持、照顾。(张毓翎摄)

嘉义长庚妇产科主任欧育哲(左三)、不孕症医师郑菱匀(右三)及妇癌科医师陈兆瑜(右二)与余女(左五)、她先生(右四)及母亲(左四)分享这段的心路历程。(张毓翎摄)

32岁余小姐4年前,因月经异常出血至嘉义长庚妇产科就诊,经进一步检查发现罹患子宫内膜癌第一期,婚后尚未生育小孩的她,希望在有生之年有一个宝宝。「至少有一个希望存在」她为一圆妈妈梦,经妇科生殖中心医疗团队治疗,透过人工受孕,于上个月喜获麟儿,成为嘉义长庚第3位子宫内膜癌生育保存治疗后出生的宝宝。

嘉义长庚妇产科主任欧育哲、不孕症科医师郑菱匀及妇癌科医师陈兆瑜,16日上午与余女、她先生及母亲,举行记者会分享这段的心路历程,余女看着刚满月儿子,感谢家人及院方的支持、照顾。

余女说,得知自己罹癌的那一刻,不敢跟任何人讲,经过几天的沉淀,思考着「自己还能做什么」,因为自己很想要小孩,先生也非常爱小孩,与家人讨论后,决定告诉院方她想当妈妈的心愿

对于余女的状况,嘉义长庚妇产科团队结合妇癌与不孕症专科,共同讨论生育保存的治疗计划。余在治疗半年后确认子宫内无残余细胞,开始进入「做人阶段;但经检查发现其卵巢库存量偏低,不管是余小姐卵巢状态或子宫内膜癌问题,都在跟时间赛跑。

因此,院方采试管婴儿疗程,由于余女经历3次子宫镜手术,使得子宫内膜变薄不利于胚胎着床而多次取消胚胎植入计划,最后医生采取低剂量排卵针合并阴道威尔钢药物,才让内膜厚度及格进行胚胎植入,成功受孕。

余女说,在试管婴儿疗程这条路上,走得很艰辛,不是一般人能想像,当初只想说不管有没有成功,至少自己曾经多努力,她认为这次能受孕成功,最大关键是一定要放宽心,很感谢医生的用心及母亲和先生的支持鼓励。

院方表示,2018年子宫内膜癌已高居女性癌症第6名,超过子宫颈癌的第8名,成为女性生殖器官癌症首位,而其造成之死亡率的排名于女性为第11位,子宫内膜癌好发于40至60岁停经前后的女性,台湾由于饮食逐渐欧美化,近年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年龄层年轻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