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到不停电 就别谈非核家园
(图/本报系资料照)
日前监察院公布110年和111年4次全台大规模停电事故调查报告,并针对110年5月13日路北超高压变电所接地故障,造成六轮紧急轮停,停电影响415万余户案,和111年3月3日兴达发电厂大修测试,未依标准作业程序撤卡,造成电力系统分裂,停电影响549万余户案,提出弹劾台电公司多位高阶管理干部,并依法移送惩戒法院审理。
监察院调查和厘清大停电事故的缘由固值得肯定,但坦白说,防呆机制失灵和电力调度不力等管理和人为疏失,可能只是压垮电厂的最后一根稻草。遗憾的是,监察院并未深究调查为何电厂会发生「呆」的根本原因,仅含糊带过有电压骤降、电源吃紧等问题,却未详查台湾电力供需状况,进而检讨目前能源政策缺失和经济部的失职问题,只将一切过错归咎于台电几位管理干部,让他们成为执政者的代罪羔羊,其实并不公允。
蔡政府执政后力推能源转型,宣示「2025非核家园」,并规画天然气50%、燃煤30%和再生能源20%的能源配比目标。不过经济部长王美花去年已坦诚2025年无法如期达标。审计部近日公布的中央政府总决算审核报告中亦指出,包括光电、风电、渔电共生、天然气储存设施等重点项目全数落后。民进党总统参选人赖清德也松口说,可将核电当作紧急备援电力。此话虽是异想天开,但也透露出「无核不能」的现实情况。台湾短期间想达到非核家园的目标是不可能的任务。
台湾能源政策荒腔走板,就连唐奖永续发展奖得主哥伦比亚大学萨克斯教授(Jeffrey D.Sachs)也看不下去。他在8月2日的演讲中直言,台湾做了「2025非核家园」这么大的决策,却没有长期的能源策略,实不明智;而且在所有能源配比中,天然气加燃煤还是有80%是使用石化燃料,这不是策略、不是去碳化,是即兴演出。他认为核能可能还是能源来源的一部分,台湾应评估在核电有无的情境下有哪些能源替代方案、成本分析和影响,要有长期规画,但现状并非如此。
萨克斯教授这番中肯的谈话,过去已有无数位专家学者提过相同建言了,但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民进党政府全然无动于衷。2018年「以核养绿」公投通过,高达6成民众表达不支持废核,但其结果仍无法拘束民进党政府「拒核」的执念。如今核一、核二厂已停役,核三厂应无延役可能,核四厂燃料棒亦已全数外运,民进党政府无视多数民意、践踏民主法治精神的行径令人不齿。
作为用电消费者,民众其实最在意的是有没有电用、会不会停电?其次才会考虑到环保问题。当缺电时,谁会在乎电力来源、会制造多少空污?看看台湾实例,即可说明一切。台湾缺电,台中火力发电厂「火力全开」,带给中部严重空污,但除了中部县市政府与民众不满抱怨外,其他北、南和东部的县市政府和民众有共同声援反对中火超额发电吗?又有哪一区民众愿意配合限电,让中火少发电?
民进党政府向来以德国作为「非核家园」学习的标竿,认为台湾可以效法德国核能淘汰政策和作法,成为全球第二个废核国家。然而以眼前这种缺乏专业和智慧的能源策略和执政能力,无疑是痴心妄想,根本无法达成。德国政府有本事淘汰核能,进入无核时代,前提是德国从来不曾发生过大规模停电。如果民进党政府做不到,那么就请停止续做非核家园的大梦,别再欺骗、拖累可怜的老百姓了。
(作者为国立清华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