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香氛、与日本合作种芽菜 绿藤生机为何再战赤字生意?
3名台大财金系同学廖怡雯(左起)、郑涵睿、许伟哲相识20年、创立绿藤12年,能毫无顾忌开彼此玩笑,也能立刻正色讨论合作案细节,默契十足。(摄影・郭涵羚)
走进台大管理学院1楼的阶梯教室,绿藤生机共同创办人廖怡雯忍不住惊叹:「这是以前上必修课的地方诶!」同时,绿藤生机共同创办人暨执行长郑涵睿已经快步走向教室后方,笑着回忆,「哈哈哈,以前我跟伟哲都抢最后一排坐!」
接着,3人聊起刚创业时常待一整天,构筑理想的咖啡馆,绿藤生机共同创办人许伟哲不免惋惜,「可惜等下还有会,不能去喝一杯。」
他们3人是绿藤生机的共同创办人,一个以洗沐、保养品闻名的台湾品牌,标榜提供对地球友善的产品,提倡不做非必要消费。
它连续5届获颁对环境最友善的B型企业,不仅是台湾唯一,亦是亚洲第一。它的企业本分也没落下,2017年营收首度破亿,稳定成长,今年同业推估应有4亿元。
香氛与减法保养背离?
花4年辩证产品真实需求
他们都是台大财金系毕业、不到30岁就年薪百万的外商人,手握欧美顶尖研究所录取信,继续走大多数人会选的路线,已经可以预见未来荣景。
但,30岁那年,他们离开多数人甘愿穷极一生追求的康庄大道,薪水骤减为过去的4分之1不到,只为实现心中向往的永续商业模式。如果是你,会顺从内心渴望的召唤,选择走一条人烟罕至的路吗?
近年绿藤越做越好,也获得更多资源挹注,理论上,企业会抓紧这波机会尽可能成长,「但我们在限制成长速度,为了能永续,」郑涵睿说。
今年底绿藤推出香氛品牌,然而,它长年提倡减法保养,有声音质疑,绿藤是不是为了追求成长,要背离初衷了?
「香气就是这时代人生活的真实需求,」廖怡雯解释,从发想到实际上市,整整4年间,花最多时间、心力的,是在辩证推出这款产品的必要性。
她分析,香氛能让资讯焦虑的现代人,暂时抽离紧张节奏,平稳情绪。「所谓真实需求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她认为,社会演进,人类需求的变化也会反映当代性。「如果我们能根基于减法、永续的核心,就可以回应当代大家的需求,当然会想要做这件事。」
话锋一转,她强调必须得是消费者需要且尚未满足、绿藤能做到与众不同,才会推出,「如果找不到交集,再大的趋势也不会做,」也因此,他们至今尚未进攻面膜、香水、蜡烛等热门品项。
这原则让他们常把机会往外推,每年只做1到2支新品,一名投资人坦言,董事会上,常建议多推新品、往海外市场走,有机会成长得更快。但每每被郑涵睿劝服,「我宁可跟投资人道歉,」郑涵睿解释,假如为了扩张,大量且频繁推新品,「我可能会没办法跟客户好好沟通,会让同事们追我们不想要追的指标。」反而更难达成稳健成长。
重拾被投资人劝退事业
「现在不做就不会做了」
坚持初心,甚至促使他们回头追逐被投资人建议放弃的梦。
2010年,3个人从弯腰种植活芽菜开始,平日夜宿农场地板、周末摆摊兜售,慢慢累积出第一桶金,打响绿藤在永续企业的知名度。2013年开发出洗沐用品,接着是保养品,受到好评后,公司迈入高速成长期,许多消费者在这时期认识绿藤,也因此认定它是个保养品牌。
10周年时,他们决定要再度聚焦起家的芽菜事业,然而,过去芽菜生产不稳定,每一季、每一年看财报,都是赤字。同样资源放在其他高速成长的品类,一定能带来更大成长,为什么他们就是舍不掉?
郑涵睿回忆,「就是有种,现在不做就不会做了的感觉,」他解释,2020年、绿藤10周年回顾,「会有种感动,活下来了!」但,看到很多人的期待,再回头检视才发现,「当初的承诺,一堆都没做到,到底是要放弃还是再战?」
即便多数消费者不知道绿藤有在种芽菜,内部仍处处保留相关意象,策略发展部门叫作组织培养皿、业务部门叫作发芽者联盟,门市店员不叫柜姐,而是发芽大使,绿藤人寄出的每封信,尾声都是「祝您有个美好发芽的一天!」「12年来,它的意义就像贝佐斯说的Day one(第一天,指创业初衷),我没办法想像,如果有新同事问我什么是美好发芽?我得说,那是过去,现在没了,」郑涵睿说。
事实上,许伟哲也始终守在最初的农场,一路把芽菜从小作坊拉上世界舞台。
「我的想法比较不像是『回来』做,在我心里它没有中断过啊,」为了顾芽菜,就连疫情3级警戒间,他都抛家弃子,一个人住在桃园农场,只因为许伟哲认为,绿藤没想过要放弃芽菜,过去几年是卡关,但,「其实一直都只是在找解答的过程。」
签20年合作,要拚代表性
「可能失败,但想做尝试」
然而,身后有投资人、眼前有一群员工要养,未来的路,究竟该优先挟着既有优势,前进高成长的海外市场,还是再度拿起创业初心,为当初没做好的功课,重新答卷?
多数企业很可能都会选择前者。事实上,过去2年,日本市场吹起舶来品风潮。Pinkoi创办人暨执行长颜君庭举例,在该平台上架的美妆保养品,如有着力布局日本市场,过去1年,从双位数到3位数成长都不算少见,确实是难得的好机会。
但,绿藤选择把芽菜事业再度提上台面,廖怡雯坦言,「这对我来说很难,」2020年6月,由许伟哲代表绿藤向村上农园递出合作意向书,代表了未来20年的承诺与投入。
「绿藤已经走了10年,那时候是第11年,还要再一次创业的感觉,」廖怡雯解释,过往为了品质,放弃美化财务数字,「这对绿藤来讲没那么难,因为这always(一直)就是我们会做的选择。」但,「做出下一阶段的承诺,等于要再让一寸鲜这个新品牌有它的意义,成长也好,影响力也好,都要做出代表性。」
「我们可能会失败,但我们想要去做尝试,」郑涵睿说。
这样的选择,其实根基于绿藤的创业理念。郑涵睿解释,多数企业谈选择的难,是考虑股东获利极大化,或是以财务指标的数字定夺,但,「我们的价值观是看,有没有在追求卓越?突破过自己?有没有保持成长思维?」他认为,每个决定都要回扣价值观,「我们想做到,回头看,如果绿藤是一个人,他有没有一直往他这个人的价值观前进?」
信义房屋创办人周俊吉,同时也是绿藤的创业导师,他常被问到,企业该先做大还是先做小?先扩张还是先获利?「我就反问,为什么不要先做好,再变强、变大?」他解释,当一家企业的初心,是对社会有贡献,「关注人才、品质,再来才是绩效,绿藤也是这样,内部同仁成长,外部客户、市场的成长,就会是水到渠成。」
采访尾声,3人一起回顾许多营运抉择,让郑涵睿忍不住有感而发,「假使你用单一价值观去看,以我们坐在这间教室学到的思考,这一点都不理性啊!」但,他们从电脑里找出一份2010年完成的简报解释,回到创业初衷,一直以来,对绿藤的期待并不是成为跨国巨头、年收百亿,而是「找出持续的商业模式,把好的产品跟理念介绍给更多人,」廖怡雯说。
这趟创业旅程,绿藤目前以5年营收成长3倍的成绩证明了,守住初心反而是成就未来的基底。前述投资人就认为,「面对难题,他们的解法比我预期更好。」
郑涵睿感性的说,为什么要创业?因为和这些人在一起,有种创业之心,挑战难题、解决它的过程,能得到的更多。
商业周刊18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