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七章 与日本的“江户条约”

朱慈烺是在与张清源以及其他随军文臣商议过后,才决定让松潘家木担任新幕府第一代首相的。

与强势精干的池田辉政相比,软弱贪婪的松潘家木更容易控制。

皇帝下令征伐日本的目的就是遏制日本的发展,使其国力无法壮大起来。

这是皇帝对内阁重臣们明确宣称的。

尽管不知道这样做的意义何在,但皇帝的意志是不容违背的。

既然如此,那扶植庸臣上位就成了必然选项。

通过郑七搜集到的情报分析,倒幕联盟从最初对幕府军的大占优势,到现如今处于覆灭边缘,除了松潘次郎突然亡故这一意外因素,后面松潘家木起到的反作用十分巨大,正是由他挑起的内讧,才导致倒幕联盟瓦解,并引发后来的败局。

这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才”必须得到重用,而且本来就是松潘氏发起的倒幕行动,松潘次郎担任首相的话,倒幕联盟的大名们就算心里极不情愿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

张清源代表大明朝廷明确表态,将会全力以赴支持新幕府的施政策略,但在此之前,新幕府务必要完成几项使命,如若不然,就会被视为执政能力欠佳,大明朝廷将会寻求以新的人选将其替代。

松潘次郎对于能够得到大明朝廷的支持一事自是感恩戴德,对于张清源提出的主张只是稍加犹豫便全盘答应下来,而池田辉政等人则是表现的犹豫不决,最后在张清源严厉指责和要求下,也只能表示了服从之意。

新幕府成员在江户城四处隐隐传来的铳炮声中拜会了后光明天皇,当松潘次郎代表新幕府提出了施政主张后,这位刚刚因摆脱了德川家族压制、心情无比激动的傀儡天皇,心情顿时再次沉入谷底。

松潘次郎提出的第一点要求,就是“请求”后光明天皇自除名号,改天皇为日本国主,并向大明皇帝呈递国书,自请为海外藩属,永为大明屏藩。

与此相对应的是,大明朝廷将会“保护”日本国主绵延万代,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日本实行王朝更替。

而这一条顺延出了第二条:为防日本再出现诸侯混战的局面,同时也为日本民生考量,更是为日本国主家族的安全延续,后光明天皇在自除名号之前,仍要以天皇的名义下达诏书,要求全日本境内各亲藩、大名无条件解除武装,但有违者,会被视为心怀叵测者,将会遭到大明官军的强力打击,直至其覆灭为止。

自诏书下达之日起两个月之内,大明官军将会协助新幕府进行全国清查,以维护日本国主以及幕府的权威性,严厉打击不服王化者。

松潘次郎代表新幕府提出的第三条建议就是,在确认日本全境安全之后,即刻取消德川幕府施行多年的闭关锁国之策,对大明全面开放海禁,大明商船及持有大明身份证者,可以自由出入日本全境,并可在日本各地开展商贸活动。

大明公民在日本期间,如果有违反日本法律之事发生,日本幕府以及任何他人都无权对其进行处置,大明派驻日本之机构会将其遣返回国,然后以大明律论处,日本幕府无权过问首尾。

第四条,为防止没有武装力量的日本遭受他国侵略,大明朝廷有责任和义务维护日本的国土安全,大明官军将会在日本各重要地区设立军营并长期驻扎,期间所需费用由日本幕府承担,驻军人数暂定为一万人。

第五条,大明朝廷将会向日本派遣特派机构,驻地为江户,此机构负责处理日本与大明之间的一切事务,日本国主及幕府如果对大明朝廷有何请求,均可与机构负责人协商处置。

第六条,为帮助日本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提高民众生活水平和质量,大明将会帮助日本在各个港口设立海关、征收商税。

第七条,日本国主及幕府重臣,均要在适当时机,将顺位继承人派往大明留学,学期为十年。

第八条,大明朝廷将会帮助日本国主及幕府重臣,在日本与大明以及其他国家之间开展商贸活动,以助力各人获取适当之经济利益,使其家族成员能够过上更加美好之生活。

第九条,幕府诸相每人可保留一百人的护卫,其武器由大明无偿提供,大名驻日本军队也会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各人的人身安全。

第十条,鉴于日本开采技术极其落后等原因,大明将会派遣专业工匠,帮助日本开采石见等地的银矿,所产生的利润将会由大明与日本均分。

当松潘次郎宣读完新幕府施政刚要,并随即毕恭毕敬的将文稿呈递上去后,手持文稿的后光明天皇脸色由白转青,看都不看一眼,咬牙切齿的低吼一声“八嘎!”,用青筋暴跳的双手将文稿撕得粉碎后掷于地上,如欲喷火的双目恶狠狠的扫视着松潘次郎等人,

跪坐扶膝的松潘次郎神色如常的与后光明天皇对视,池田辉政等人则是满脸羞惭之状,在天皇仇视厌恶的目光中垂下了头。

对于松潘次郎来说,没有了武装力量的日本才是最为安全的,其他的条件大都与他无关,而且第八条和第九条则是意外之喜。

平户藩的精锐武士早已在这次惨烈的战争中损失殆尽,松潘氏积累百年的财富也几乎消耗一空,现在的他没钱没人,偏偏还被大明上邦立为首相,要是没有大明朝廷和军队撑腰,他真的啥也不是。

大明驻军既然答应保护他的安危,并且自己还能保留护卫,那只要他在有限的区域范围内活动,相信没有什么人能伤害他。

作为一只与大明打交道的全日本唯一外样大名,他当然知道大明是如何的富庶,现在大明朝廷答应帮助听话之人发家致富,那金钱美妇肯定会更胜往昔。

只要自己和后代子孙能够安享荣华富贵,诸事皆可答应。

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来吗?第五百八十章 布置妥当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进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灭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还是锦衣卫更内行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八百七十二章 财政是统治的基础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三百六十二章 红夷第八百五十一章 内讧第七十七章 陈奇瑜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干什么呢?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二百六十四章 废籍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七百九十三章 对交趾的蚕食政策第六百三十八章 软的不吃就来硬的第一百一十五章 抢盐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规划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会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一百零七章 大胜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赚钱干一件大事第五百四十章 驱虎吞狼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四百六十一章 杨嗣昌的担忧第八十四章 决心第八百八十六章 长远规划第一百八十章 争议第七百四十一章 搜罗人才、返航第四百三十六章 后路之忧第四十二章 计划第八百三十八章 无奈的加征、钱姓少年的背景第八百五十章 变生肘腋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获第五百四十九章 孙传庭、卢象升的反应第六十一章 范家第六十三章 锦衣第一百八十三章 刘国能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六十八章 轻松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乌拉、极有可能的大清内讧第二百三十五章 卢象升第六十九章 发展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杀事件的真正凶手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检的底线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险中求第一百一十四章 垄断第二百二十三章 杀鸡第九章 皇庄5第十章 初见文臣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三百八十九章 惨胜第四百二十一章 钱庄银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脚第九十一章 善后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开第二百七十八章 进宫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一百八十四章 战前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养人才地朱慈烺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敌第七百二十章 零伤亡、报仇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赏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战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体规划和布局第七十四章 后事第七百二十五章 闽人借机复仇第四百四十六章 惊变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钱不一定智商高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个理想主义者第四百九十章 惩戒与栽培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里还敢安睡吗?第三百四十六章 举荐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三百零五章 平乱第六百九十九章 兴建水库、酒坊不能太多第三十六章 朝会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顶山岗上的堡寨第六百三十八章 软的不吃就来硬的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级制度第三十八章 大战2第五百七十八章 舍不得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三百九十六章 战起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四百四十四章 紫娟的抉择吧第五百章 战报及善后方案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赛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机带带我第七百五十九章 财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