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年来第1次「洗澡」 国宝叶王交趾陶揭神秘面纱

交趾陶自咸丰10年(1860)至今,终于洗了第一次澡,重现其工艺表现。(文资处提供/曹婷婷台南传真)

交趾陶修护前、后进行3D扫瞄。(文资处提供/曹婷婷台南传真)

调查研究过程发现胎体制作痕迹,指纹是否为叶王所留下? 耐人寻味。(文资处提供/曹婷婷台南传真)

《瘦罗汉》清洁后,展现面部肌肤澎润感。(文资处提供/曹婷婷台南传真)

台南学甲慈济宫典藏「加官、晋禄」、「合境、平安」及「胖罗汉、瘦罗汉」3组6件交趾陶,2015年经文化部公告指定为「国宝」,也是台湾民间工艺指定为国宝古物首例,已164年历史的6件国宝,历时1年修复,期间更第1次「洗澡」,重现工艺表现细节,有趣的是,修复调查研究过程于「瘦罗汉」发现胎体制作痕迹,是否为叶王指纹?耐人寻味。

台南市文化资产处表示,6件国宝受到原有累积性损坏因素如污染、断裂、盐害、风化及前人修补等影响,经文资处协助慈济宫申请补助并获文化部文资局补助经费,由台湾艺术大学文物维护研究中心团队展开修护外,期间,文化部文资局也透过专业审查机制,确保此次修护以最大程度保存原有历史样貌,已于今年6月完成修护,顺利回到学甲慈济宫交趾陶文化馆典藏与展示。

文资处表示,此系列交趾陶作品为学甲慈济宫于咸丰10年(1860)进行建筑体整修时,邀请传统艺师叶王制作,做为庙宇屋顶、壁堵等处的建筑装饰,这6件国宝自咸丰10年(1860)至今,终于洗了第1次澡,重新呈现其工艺表现独特与细节之处。

例如修护前,透过X光影像检测,「加官、晋禄」但尊人物胡须竟是采用细铜线捻制而成;又「平安」交趾陶手上的花瓶器皿,则是采用手拉坏方式塑造而成,外型类似明代的白瓷「玉壶春瓶」,在在显示叶王工艺美学精细过人之处。

为了确保国宝修护运送过程安全无虞,修护前,前往修护地点台北与修护后的回家路途,途经县市地方政府警察局及国道公路警察局都出动警力护送,共计6辆警车前后包围运输车一路护送,而学甲慈济宫也全力协助前置包装及后续组装展示作业,使得这次任务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