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亿年前「基因错误复制」 使萤火虫获得了发光的能力

国际中心综合报导

日本一个研究团队16日在科学杂志「eLife」网路版发布研究成果,经过解析萤火虫基因组发现,萤火虫在反复地发生「基因错误复制」后,获得了发光的能力。团队认为,脂肪酸代谢酶基因是萤火虫发光的相关基因源头

据《共同社》报导,日本基础生物研究所和中部大学合作的研究团队,解析出了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平家萤」与美国品种「Photinus pyralis」的基因组,分别针对两者各1.5万个基因进行研究。

该团队针对已知与发光有关的「萤光素酶」(Luciferase)基因进行比对后发现,基因序列与脂肪酸代谢酶的非常相似,脂肪酸代谢酶基因原本应该要一对一地进行细胞分裂,而一对多的错误复制反复地发生,导致了其中一个「错误复制」变成萤光素酶的基因。

据了解,由于两种萤火虫的祖先从1.05亿年前开始分家,因此可以设想「基因错误复制」行为在那之前就已经有了。

会发光的生物除了萤火虫之外,也有鱼类、软体动物及蘑菇,萤火虫的发光行为更被视为一种求偶的方式。研究团队表示,以分析萤火虫为契机,有望能够更加地探索发光生物的进化史

▼夜晚中的萤火虫。(示意图达志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