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文学回乡‧开卷系列第6场-宇文正:作者与编者 ─那些恨事一二三 演讲菁华

宇文正。

现场听众不时被生动幽默的演讲内容引得开怀哄笑。

编按 经历过一日夜的狂风骤雨,北海岸天色犹灰,风浪已渐平静。同时身兼作家与副刊主编的宇文正,在苏迪勒台风袭台后的隔日,来到位于岛屿北端的金山,与在地乡亲相聚。她从报纸副刊的渊源演变叙起,概述编辑方式与版面美学,更幽默俏皮地分享作者与编者间的微妙互动。现场听众或专注聆听,或不时被逗乐发笑,会后并有年轻读者抱着新诗习作请副刊主编指点一二。狂暴的风灾后,文学的温润平抚了众人身心。

大家好,今天的题目是「作者与编者,那些恨事一二三」,因为我是一名作者,同时也是编辑。我曾做过杂志社的采访编辑、报纸记者,也做过出版社主编、主持过广播节目,唯一没待过的是电视台,现在太老了已经没办法考了(笑)。我现在的工作是编报纸副刊,所以今天讲的「编者」主要是指副刊。只有编副刊,才会有这么多和作家之间交手的经验,可以跟大家聊一些有趣的小故事。

在开始谈编者与作家的交流经验之前,我想为「副刊」稍微正本清源一下。副刊编辑其实是个「手艺人」的工作,而副刊则是华人报纸非常大的特色,形成的历史非常特别。

华文报纸特有的版面

英文报纸可能到了周末会有一些书评,但它们并没有副刊这种版面。而台湾的报纸,几乎每一家都有副刊,譬如《联合报》是「联合副刊」,《中国时报》是「人间副刊」,《自由时报》叫「自由副刊」,或者像《自立早报》、《早立晚报》,早报叫作「大地副刊」,晚报叫「本土副刊」。名字也标示了一些倾向,例如他们对于文学的看法。

早年大部分的写作者,作品第一次跟读者见面,可能都是经过报纸副刊。(当然现在因为网路的关系有些改变,那是后话。)长期以来在台湾,作家与报纸,以及后来的出版关系里,都跟报纸副刊有非常深厚的关联。除了少数较长篇幅是透过杂志之外,作品大部分是先投到副刊发表出来,写了几万字之后再集结出书。现在已经不是那个年代了,但在副刊的黄金年代,如果你在「人间副刊」、「联合副刊」,或更早的「中央副刊」经常见报,可能你就红了。

民国五十几年,我念国小的时候,有一部三浦绫子的长篇小说叫《冰点》,那时候在联副连载,连载完之后出版社出书,3天之内台湾就销售了20万本。3天!那是非常惊人的数字。那个年代大家读报纸的连载,读了之后书一出版就赶快去买,那种作家与副刊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非常紧密的。但副刊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

从补白到报屁股

报纸大概是19世纪开始出现的,大概到1880年代,才开始有类似副刊的东西,但还没有专门版面。那个年代,报纸对大家的生活来说还是个新的东西,编报人常常塞不满整个版面。有些文人墨客会把诗词寄到报社去,如果那天新闻没那么多、版面补不满,好吧,编报人就把那些诗词拿起来看一看,哪一首格律合乎平仄,就把它登上去。那时候还没有稿费,当时的观念是,我帮你登就帮你打知名度了,叫作「补白」。

直到现在,还常常有老作家投稿给我的时候,会谦虚地说:「这首诗(或小文章)给妳补白之用。」我一看就觉得很好笑,因为真的只有老派的人才会用补白这个字眼。会用这个词,代表他很资深,还有一只健笔能写,我们当然是感谢都来不及,谈不上补白。事实上也无白可补,因为现在我抽屉里稿子满满满,「白」永远不够,永远被作家追着问:「妳到底什么时候才会登?」可是在早期,文章的确是补白之用。

一开始刊载的作品都是古诗词,后来各式各样的稿件都有,于是开始有人将它统一。本来文章是穿插在新闻版里头,哪里少一块就补上去,后来稍微统一,都放到后面,所以有人叫早年的副刊为「报屁股」。可能有些人听过老一辈用这样的名词,因为它是在报纸的后头,把它跟新闻、广告区隔开来。

副刊的诞生

「副刊」这个专门版面的诞生,故事也很有趣。一开始是跟当时的新闻竞争有关。19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上海有两家报纸很有名,一家叫《申报》、一家叫《字林沪报》,两家竞争非常激烈。有一位主编叫作蔡尔康,本来在《申报》,后来投奔敌营。如果你们google「蔡尔康」,很容易查到他被称为「偷新闻的人」,因为他曾经为了竞争,做过非常要不得的事情。

那时是清末,还有科举制度。中法战争刚结束不久,为了恢复全国民心,就举办了全国的乡试,也就是进士考试。《申报》比较有钱,在北京有特派员,《沪报》因为是上海报纸,在北京并没有派记者驻守,就没有新闻来源。放榜之后,《申报》特派记者从北京发电报回上海。当时的印刷还不是打字,是捡字排版。《沪报》的主笔蔡尔康是从《申报》出来的,印刷厂的捡字工人都是他的朋友,他就买通那边的捡字工人,等《申报》排好榜单,就偷偷运出来给《沪报》照登。因为电报密码有时会翻译错误,《申报》一看,怎么两边的错误一模一样?就知道有鬼。后来蔡尔康没办法再买通《申报》,就做了更低级的一步:他去买通电报局,将电报直接泄漏给《字林沪报》。当然后来还是被《申报》发现了,媒体对此痛加挞伐。即使到现在,我们也不能接受这种恶性竞争,所以《字林沪报》有段时间整个声誉和地位一落千丈。

新闻竞争不过人家,现在又发生这种丑闻,蔡尔康要怎么跟《申报》竞争、如何重新出发呢?由于他本来就对文艺很有兴趣,为了挽救报纸,他就从文艺着手,开创了一个专门的版面。那时候取的名字很好玩,叫「花团锦簇楼诗辑」,这还不算是正式的副刊,因为虽然它是单独的版面,可是还没办法定期出刊。虽然蔡尔康是偷新闻的人,不择手段,可是他对报纸副刊是有非常大贡献的。

《沪报》是最早有长篇小说连载的报纸。为了重振报纸事业、挽回大众的心,蔡尔康从文艺下手,除了不定期出刊的「花团锦簇楼诗辑」之外,他也把每天随报的长篇小说《野叟曝言》,设计成书页的形式,大家每天去抢买报纸,久了之后就可以将它钉成一本书,还满有创意的。这就是早期副刊的前身,等到有固定版面、固定刊名、每日见报的正式副刊出现,要再晚一点,在《晨报》的时候。

(完整的演讲全文,请见开卷网站:ctopenbook.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