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个阳具谁画的?《美国高中破坏公物事件》给爱推理的你

图文/镜周刊

你喜欢看 「诚实预告」(Honest Trailers)吗?这系列拿电影预告跟本片开玩笑的短片,创作人丹佩罗(Dan Perrault)一脚踏入了电视剧制作行列,与Netflix合作了这出《美国高中破坏公物事件》(American Vandal)。

推荐给:

1.喜欢美剧《飞跃比佛利》、《欢乐合唱团》、电影《辣妹过招》等等以高中校园生活为背景,描述各种青少年成长苦恼与困境的电影。

2.喜欢推理、特别是用影像推理的观众

光看片名与预告,你一定会以为这是非常严肃的剧情,其实一点也不。因为Netflix在2015年,推出讨论真实刑案纪录片影集《谋杀犯的形成》(Making a Murderer)名利双收,不仅让坐牢的当事人得以洗刷冤屈而自由,点出了美国司法的缺陷。

其讨论案件的手法,追溯不在场证明、证人或证物出现的时间轴犯案动机等,充满了戏剧效果,让观众感同身受,身觉假使自己是当事人,也会受到这种不公平对待。那么,如果用同样的精神,来讨论发生在美国高中校园的涂鸦事件,那会如何?

西班牙文老师夏培欧教了狄伦四年,但每一堂课狄伦都在捣蛋,连考试也要画上阳具。(Netflix提供)

《美国高中破坏公物事件》其实是一出伪装成纪录片,看似讨论犯罪手法,但骨子里却是不折不扣,讲述当下美国高中生活的一出戏。有别于以往这类戏剧的主角都是漂亮的高中生、品学兼优或是有才华的学生,这次发生在诺汉威高中校园的涂鸦事件,主角却是没啥好人缘的狄伦。

已经高三的狄伦,被指控在三月某日的下午两点,跑进教职员停车场,一口气在27辆汽车上用喷漆涂鸦,每辆车都被画上了阳具,而西班牙文老师夏培欧的车子更被戳破车胎。大家都认为这是狄伦干的,因为在高中生活的每一天,他一有机会都会画阳具,表示他的反抗、又是很鸟的一天。加上整整四年他总在夏老师的每一堂课上搞怪,从来不想好好上课。

▲《美国高中破坏公物事件》披着纪录片的外衣,但其实是虚构的戏。(Netflix提供)

狄伦的课外兴趣呢?跟死党一起拍各种整人影片,放在YouTube上,以为自己很好笑、很酷,但其实完全无脑、把快乐建筑在他人的痛苦上。校方一怒之下,根据目击学生的证词,把狄伦退学,这意味着他将失去高中学历、没法上大学,还要面临之后十万美金的赔偿诉讼。

对了,还加上停车场监视器,从下午两点到两点半,整整三十分钟的影像遭到不明人士删除,而狄伦恰好拥有进入校方影像资料库删除的权限。听起来,凶手已经被抓到,结案。

但是有两位同学彼得与山姆,他们恰好跟狄伦是同一个9人组社团「晨间新闻」的伙伴。彼得深信自己是个影像工作者,有一天会创作出伟大的影像,在拍过两部不怎样的学生电影后,他拿起摄影机开始拍摄心目中的犯罪纪录片。

出发点很简单,所谓的既定印象,就一定可以成为罪证吗?他从高中校园同学、老师、教职员访问开始,佐以大量的社群媒体影像(Facebook、Instagram、YouTube、Snapchat等),想要拼凑出狄伦的不在场证明,却一路拼凑出高中校园那种在和平假象底下的暗潮汹涌,校园的人际关系仿佛在推动这个案子,朝向把狄伦当替死鬼的目标前进。

▲山姆跟彼得一样,充满了追查真相的热血,他发现喷漆的涂鸦其实隐藏了明显的线索。

以美国高中校园为背景的戏剧经典不在少数,《美国高中破坏公物事件》却完全抓住了时下青少年的灵魂,那就是以网路、手机维生的一切。

片中出现了各个剧中人在不同社群媒体,发布的不同影像,那些看似在卖弄人气的贴文、照片,却串起了真正的一分一秒,成为彼得与山姆在建构嫌疑人时间轴中,不可或缺的证物。而各种一对一传的讯息,无论是简讯还是iMessenger,就像是真心话大冒险一样,踩着一个又一个人际关系的地雷,不断爆炸后才能接近真相。

如果说福尔摩斯可以从你嘴角的食物残渣,推敲出你早餐吃了什么,《美国高中破坏公物事件》就是从各种社群媒体的贴文,推敲出每一个人到底在干嘛。这样的手法既大胆,又充满说服力。就连彼得跟山姆都承认,他们最后是以追求真相为名,实则进行对每个人的偷窥,代表真正的纪录片工作者跟大家忏悔。

▲彼得深信自己有一天会成为影像工作者、拍出伟大的作品,打算用纪录片找出真相。(Netflix提供)

所有你在美国高中里头熟悉的各类人物,从校花、大话王、只会做蠢事白烂王、认真念书的亚裔书呆子、充满理想志向的风云人物,这些经典人物都出现在本剧中。加上所谓的「好老师」「坏老师」也在里头扮演了不同的功能,对于剧情产生了推波助澜的效果。

然而讨论狄伦到底有没有涂鸦、究竟谁陷害他,这真的是《美国高中破坏公物事件》想要讨论的主旨吗?不,从伪纪录片的形式来看,这出剧摆明了就是在讽刺那类自以为可以替当事人翻案、证明是冤狱的纪录片,因为从头到尾争论的重点不是谁杀了谁,而是谁在27辆车上画了27个阳具,彻底在小题大做,因为嫌犯是个屁孩呀。

但是挖苦、讽刺,也真的是这出剧的创作动机吗?好像也不是,随着故事进展,彼得与山姆把拍摄的成果公布在网路上,校方对他们施以禁令,又引来更多网友、乡民的凑热闹,「到底是不是狄伦画的」变成话题,各种阴谋论满天飞,俨然就是近期台大校园出借演唱会事件的翻版。

更有意思的是,在最后两集,剧情连续两次急转直下、逆转又逆转,真相看似就在眼前,却随着关键证物而让案情翻盘,真的是既悬疑又刺激。

▲「诚实预告」的创作人丹佩罗(左),与东尼雅森达(Tony Yacenda)一起创作了《美国高中破坏公物事件》。(Netflix提供)

然后在最后一集,镜头又回到狄伦身上,彼得与山姆反过来质问所有的观众,这一切不是要洗刷所谓的既定印象带来的偏见吗?为何最后又成为既定印象的推手呢?到底这类纪录片真的帮到了当事人、让真相水落石出了吗?许多的问号,留给观众自己去解答。

《美国高中破坏公物事件》会让所有曾经度过青春期,或者正在青春期的人,感到心有戚戚焉。我们都认识自己人生当中,那一个蠢事做尽的狄伦,也曾羡慕、嫉妒过异性缘好到爆棚的校花莎拉,以及成绩优异又十项全能学生会会长克莉丝...。是的,这出剧真的不是在找出「到底是谁干的」,而是借由这样的故事,让我们反省自己的青春期,我们是否曾用既定印象去判定某个人。

或者,你真的该看一看《美国高中破坏公物事件》,这可能是今年最被低估、但真超级好看的一出美剧,最后两集真的让你完全料不到。线上收看

更多镜周刊报导

【追剧指南】《浪漫医生金师傅》 不靠颜值神剧

【追剧指南】《指定幸存者》 台面上政客全死光

【追剧指南】《有品味的她》 创纪录的婆妈推理神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