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女罹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掌握三治疗、一检查救命

▲卓士峰医师分享,异体干细胞移植前仍为MRD阳性的患者,除了高剂量的化学治疗,还可以考虑使用免疫治疗药物,以提高达成MRD阴性的目标。

图、文/卓士峰医师提供

一名30多岁的上班族女性,不明原因出现发烧和呼吸急促等症状,原以为只是感冒,但在急诊室就医后发现她的白血球数值高达数十万,是正常值的数十倍。经过一系列检查,她被确诊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简称ALL)。高雄医学大学附设医院血液肿瘤内科卓士峰医师表示,该个案经评估属于容易复发且治疗难度较高的族群。为了避免复发,治疗过程中除了化疗和标靶药物外,还加入了免疫治疗药物,以便在异体干细胞移植前达到微量残留病灶(Measurable Residual Disease,简称MRD)阴性标准。经过这一系列的治疗,该个案最终摆脱了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阴霾,稳定控制疾病至今约三年,并已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攻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 必知「三阶段治疗」、「微量残留病灶(MRD)」

骨髓就像我们身体内负责制造血球的工厂,负责维持身体内正常红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的品质及数量。患上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后,骨髓制造出大量且不成熟的血球,这些『品质不良的半成品』会影响正常造血机能,可能引起贫血导致疲劳无力,血小板数值低下而造成血流不止,或者白血球功能异常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发烧等症状。卓士峰医师表示:「虽然发病初期的症状容易被忽略,但病程恶化快速,不适感在一至两个月内会明显加剧。为避免错失治疗先机,如果出现上述症状或是血液检查结果异常,建议尽早到血液科进行检查。」

卓士峰医师指出,传统化学治疗依然是目前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治疗骨干,但可以依据患者的状况,加入新型的药物,例如:分子检验检测出费城染色体突变的患者,可在第一阶段接受标靶药物治疗;或者在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癌细胞仍清除的不够干净,可考虑加入免疫治疗药物等。

整体而言,目前治疗分为三大阶段,另外也有一项关键检查:

►第一阶段-引导期:高剂量化学治疗为主,并以将癌细胞杀灭至低于5%并恢复正常造血机能为目标。

►第二阶段-巩固期:透过不同化学治疗药物,持续剿灭剩余的顽固癌细胞,避免残留的癌细胞「春风吹又生」、发生复发。

►第三阶段-维持期:透过不同剂量的治疗,再降低复发风险。

► 关键检查-微量残留病灶(MRD):在三大阶段中,医师会用精密仪器检测微量残留病灶(MRD)。如果检查结果为阳性,表示存在微量但可侦测出来的癌细胞;若为阴性,则意味着癌细胞低于0.1%甚至更低,表示癌细胞清除比较干净,预期复发的风险降低,疾病的控制会更加稳定。

多元治疗助达成微量残留病灶(MRD) 异体干细胞移植前先达标,预后显著改善

关于微量残留病灶(MRD)的重要性,卓士峰医师以异体干细胞移植的预后为例说明,在移植前达成MRD阴性的目标,不仅可以降低死亡风险,约60%的患者在三年内疾病不会复发1。该30多岁的个案正是因为定期检查MRD并配合医师治疗,才能够将病情稳定,并回归正常生活。

卓士峰医师指出,目前在临床上有多种新型治疗手段可以帮助患者,只要积极与医师配合,不仅可以稳定控制疾病,还有治愈的希望。例如,对于异体干细胞移植前仍为MRD阳性的患者,除了高剂量的化学治疗,还可以考虑使用免疫治疗药物,以提高达成MRD阴性的目标,这样可以避免重新等待干细胞配对以及移植前高强度化疗的负担。卓医师也提醒患者,尽管治疗期间会比较辛苦,需要进行各种检查,如MRD检查和骨髓检查等,但这些检查都是为了提升治疗预后,患者应尽可能配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确诊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后无需过度焦虑,只要积极治疗和配合医疗团队,就有望获得良好的治疗结果!

参考资料:(1)Bar M, et al. Leuk Res Treatment. 2014;2014:421723

TWN-103-0824-80001本卫教资讯由台湾安进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