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步搭建写作训练系统,练笔原来这么轻松

文 | 叶伟民

很多人学写作,被当年英语四六级带跑偏了,去背词典、诗词和语法,最后发现还是不会写。于是自我怀疑:大概不是这块料吧。

写作不是科研,无须研究文字起源和古人发音。写作靠实操,虚点讲靠文气语感,实点讲靠刷经验值。每天都写,和一周一写就是不一样。

因而,建立一套适合你的写作训练系统,让输入输出实现良性循环,远比拼命攒你也不知道怎么用的词汇重要。

生活是座宝库,是所有写作素材的源头。很多作家都深谙此道,成了各式各样的笔记狂魔。

莫里哀袖筒里藏个笔记本,偷偷记下人们的谈话;易卜生常去咖啡厅,作看报状却观察路人;杰克·伦敦把创意写在小纸条上,随意贴满房间。

果戈里的“松鼠症”更严重,连和朋友聚餐的菜谱也照单全收。

无论何时何地,一个好想法,一个有趣的场景,一句动人的话或一段精彩的阅读摘要,都记下来。你会发现,如果不动笔,我们得糟蹋多少生活的馈赠。

电影《邪不压正》里,姜文一句“正经人谁写日记”让日记成了羞羞答答的事情。非也,正经人还真写日记了,例如我。

不过,日记于我也不是用来碎碎念的,而要解决问题,首个就是时间管理。但我不会花太多时间,每天就15分钟,而且是流水账。

写作时,流水账似乎不是什么好事,但记日记却相当适合。它不仅可以记录原装生活,还能暴露效率陷阱——一天干了多少事,分别用了多长时间。

那些空白时段,基本是用在不重要的事情上或被手机摄了魂,这是时间管理上需要优化的地方。

重温一天自然是不够的,还要有总结和转化,这就需要有效的认知模型,而且该模型一定是简单的,容易坚持的。

我往老祖宗的智慧里找,荀子主张“闻见知行”,学习必经的四个阶段。于是,我用它来做个人数据库的日常处理流程。

1、闻:即听来,包括阅读、交谈、听课、看纪录片等,是最基础的信息来源。

2、见:即看到,与闻一起构成学习的起点。然而,百闻不如一见。我认为“见”在除了被动看见外,还应有两层主观延伸:一是目睹、体验;再是探寻、验证。

3、知:即认知。很多人觉得,只要把重要信息记住了,就是知道了。不,那还只是停留在“闻见”阶段。

费曼学习法这两年挺火,其精髓在“以教致知”:如果你把知识点嚼烂吃透,再用自己的话教会小白,那才算真正的“知”。小白不懂或把自己绕进去了,回炉再学,再教,直至对方能听懂。

4、行:即实践。行是前面知识整理工序的目的和归宿,也是最高阶段,不仅是对知识的验证,也指人的实践、修行、创新等。

最后,在“行”的过程中,又产生“闻、见”,开启新的循环。

这个模型很自洽,也流传千年。我用笔记软件建立整理个人数据库,把模板提前设计好,每天调用填写。如下图(手机请转90度):

有了个人数据库且每日增补,信息和知识的调取就变得非常高效,也就可以非常自由地点状输出了。

我有个坚持了很多年的晨间习惯——发一段短文案,也就百来字。一是给大脑热热身,再是敦促输入。我称之为“微练笔”。所谓“微”,就是以足够小的目标来修炼某种习惯,小步快跑,最终积小变为大变。

微练笔还有很多好处,高频动笔,化零为整,定期归纳组合,文章就有了,有点纳博科夫“卡片写作法”的意思。

我每天只更一条,内容很自由,所见、所闻、所思、读书摘要、有趣的场景、对话、观影片段、回忆、吐槽都行。然后发朋友圈、微博、知乎等社交平台。

更精妙的是,这些思维的稻穗会换来读者反馈,赞也好,喷也好,补充信息也好,自嗨自黑也好,本质就是预检验。我择其优者继续打磨,也随之思考得更全面深入。

很多人有个思维误区,觉得一定要埋头弄篇完美的文章,再几经斟酌才好意思见人。这是纸质时代的书写方式,专心写大部头可以理解,但用于练笔却是内耗,意志稍不坚韧,便笔头易冷。

互联网时代讲究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写作也可以这样。

养成每天动笔的习惯,就可以定期产出文章了,但正面想选题不是每次都有灵感,很多人就倒在这一步。

我们完全可以反向思维,凭空讲不好,但“你问我答”就容易多了。每周到问答平台找一个你擅长领域的问题,你会发现,那些关注和阅读数双高的问题,就是好选题。

回答过程又是一轮“闻见知行”。回答后,将答案二次加工,改头改尾,加上标题,就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了。

以上五步,从每天到每周,从记录、时间管理、知识管理、练笔到碎片成文,一个从零到整的写作周期就完成了。

其核心逻辑在于:专注深耕,做长期主义者;一次操作,多种产出;高频输出,获取持续动力;分解目标,保持匀速,和时间做朋友。

这套写作训练系统,开局只有一个小本子和一支钢笔,后来不断升级工具,增补取舍,固定使用已有5年多,帮助我保持规律自在的创作生活。

它不是普适的,但里面如果有若干心得你看得上,拿去组建自己的写作训练系统,一定又是另一件美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