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上路23年 病患家属依旧两头烧
「我不想在医院等死,为什么我只能看着医院丑丑的天花板,孤独死掉?」38岁的年轻癌友五中说,最大的心愿是,台湾能有安宁民宿、度假村,最后的时光希望能在像家、有朋友社群支持的环境中离开。(郑郁蓁摄)
民众死亡场所比较图
台湾安宁缓和医疗条例上路23年,然而,根据健保署统计,去年仅3778人使用机构的安宁服务,占比只有4%。医师忧心,台湾2025年就要迈入超高龄社会,若不加速翻转医疗资源集中医院现象,安宁病房更加一床难求,病患与家属经济负担与身心煎熬恐愈演愈烈。
当病患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医院多会建议家属将病患带回家,问题是家属可能因工作,无法照料病人,此时,机构式安宁照护可提供协助。花莲慈济家庭医学科缓和医疗科主任谢至鎠指出,未来大部分高龄者都会住进长照机构,机构将成为许多人最后一个居所。
然而,目前国内提供安宁缓和服务的机构,包括老人安养、养护机构、护理之家,至于长照机构于111年才开放「住宿式长照机构」加入,全台总计仅130家。
「只是肺部感染,就要请假接妈妈送急诊,到了医院也没用,因为根本没有床,反而累死全家,这样的状况无限轮回。」照顾者陈小姐无奈地说,妈妈有点不舒服,就会接到安养机构电话,家人须轮流请假陪就医,且到了医院,医师也没办法好好的诊疗,她感叹,为何不能在一个地方好好的终老、离开?
谢至鎠表示,在许多机构中,一有肺炎、泌尿道感染,就要送医、住院,因医院和机构没有人力陪病,家属得要请假陪同,且机构还不能退房,等于两边付钱外,医院端还要再请看护。再者,虽已开放住宿机构可申请安宁疗护服务,实际上机构根本不敢做,「有状况没有送医,万一被家属骂怎么办?」他强调,让医疗资源进入机构,才能让病患善终。
另名70多岁食道癌末期的吴先生,病程快速恶化,随时都要和世界道别,却仍在一般病房排队等待大医院的安宁病房…。对此,台湾安宁缓和医学学会理事长程劭仪表示,医学中心原本就床位吃紧,安宁病房同样是一床难求,像吴先生这样癌末案例相当普遍,她们虽然有心,但也束手无策。
健保署长石崇良坦言,机构里躺着的老人,就医光是要上担架就很难,还可能在擡上擡下过程中撞破皮,就算到了医院,也只能在候诊区外等医生看诊,这些都是对人性尊严的打击,所以政策上应「把医疗服务送进去」,健保署接下来要做的可以是将服务送入银发宅、养生村等,让真正老有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