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主持人秀智商:因为抵制澳州煤炭,10亿中国人正在严寒中挣扎

(原标题:澳媒主持人智商:因为抵制澳州煤炭,10亿中国人正在严寒中挣扎)

“超过10亿中国人正在严寒中愤怒地挣扎,就是因为中国幼稚地抵制澳货!”

近段时间,澳媒不断炒作“中国将封锁澳煤炭进口”的消息。12月18日,澳大利亚“天空新闻”电视台晚间节目主持人克里斯·史密斯(Chris Smith)就此事发表了一番秀智商的“惊人言论”。

澳媒:不买我们的煤炭,10亿中国人在严寒中愤怒挣扎(来源:~)

视频来源:@北京周报

他说,中国先是停止进口澳大利亚产品,然后加征超高关税,他们以此为乐,但这件事恰恰“咬到了他们的痛处”。

他解释道:“当70艘满载价值10亿美元的高质量煤炭的澳大利亚货船,无法在中国靠岸卸货时,猜猜怎么着?中国闹电荒了!”

为了佐证自己“10亿中国人在严寒中挣扎”的结论,史密斯公然扯谎:“中国的一些地区这周气温都降到零下40度了,就是那些拉闸限电的地方。”

史密斯还大言不惭地声称:“中国人再也买不到澳大利亚的商品了,我们的产品几十年来深受中国人喜爱。也许这波反向操作能让中国尊重我们澳大利亚,并重启政府间的沟通渠道。”

观察者网此前报道,进入12月份后,我国湖南、江西、浙江等地的确出台了限电通知。

国家发改委在12月2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对此事作出解释:我国近期复工复产速度加快、南方没有暖气供应而导致空调电耗激增,再加上还要节能减排,所以才会采取限电措施。

况且限电的省份和城市大都在南方,根本不存在史密斯所谓的“零下40度”地区。

至于其“中国政府减少澳大利亚煤炭进口,导致中国闹电荒”的言论更是荒谬。

稍微了解一下煤炭进口就会知道,我国煤炭从澳大利亚进口占比非常小。以2019年为例,全国原煤产量约为39.7亿吨(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而当年自澳大利亚进口全部煤炭到港量仅为7760万吨,还不到我国原煤产量的2%。而且中国进口澳大利亚的煤炭,以用于冶炼金属的焦煤为主,并不是发电厂使用的动力煤。

中国是世界上电力生产最多的国家,2019年发电量达75034.3亿千瓦时,比2018年增加了4.7%,占世界总量的27.8%,这一数字差不多是第二名美国的两倍。不仅如此,中国的发电量还在快速增长中。根据中电联的《2019-2020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截至2019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已达20.1亿千瓦,预计2020年底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1.3亿千瓦。

中国的电量很充足,不存在所谓的“电荒”。

澳大利亚的进口煤炭之于中国,并没有澳媒所想象的那么重要;但失去中国市场,却是对澳大利亚煤炭业沉重的打击。

据观察者网此前报道,煤炭是最具澳大利亚特色的产品。在过去30年里,澳大利亚的煤炭产量增长了一倍多,出口份额从1990年的55%跃升至2017年的75%。去年,仅昆士兰一州的煤炭开采权使用费就接近40亿美元。

出口数据显示,在澳大利亚去年约500亿美元的煤炭出口中,中国占21%,是澳大利亚煤炭出口的第二大市场。

煤炭对澳大利亚的经济至关重要。所以在澳媒炒作“中国对澳大利亚煤炭禁令”时,澳大利亚多家煤炭上市企业股价下跌,澳煤炭行业连忙发声恳求莫里森政府与中国合作,确保相关限制不会实施,并恢复两国长期贸易关系的稳定。

澳大利亚煤炭行业喊话澳政府:修复对华关系   报道截图

而对于史密斯所言的,也是澳媒一直炒作的“澳运煤船在在中国港口滞留”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早在上月25日就回应表示:近年来,中国海关对进口煤炭的安全质量进行风险监测和分析,发现进口煤炭环保不合格情况较多。中方依法依规加强对进口煤炭的质量安全检查和环保项目检测,以更好地保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环境安全。

相关推荐

总理莫里森:我们支持中国大力发展经济,咱们谈谈吧

【文/观察者网 齐倩】在搞坏中澳关系后,澳大利亚开始后怕了,唯恐本国煤炭出口遭受打击。

近日,澳政府和媒体注意到了《环球时报英文版的一篇报道,随后借机炒作“中国将全面禁止澳煤炭进口”的消息。随着相关舆论不断升级,澳大利亚贸易部长伯明翰和总理莫里森相继对上述报道表态。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15日报道,在伯明翰扬言要将煤炭问题诉诸世贸组织(WTO)后,莫里森15日出席活动时表示,政府仍将“澳煤炭遭禁”的消息视为“媒体猜测”,但会予以严肃对待。他还称,如果猜测成真,这会对环境与两国贸易关系“产生双输局面”。

但随后,莫里森就中澳间展开对话充满期待。他表示,澳大利亚“支持中国大力发展经济”,中澳贸易协商还在继续,所以澳方欢迎与中方官员之间恢复直接对话。“一切磋商都是无条件进行的。”

澳媒再次借机炒作

中国媒体一篇报道,直戳澳方痛点

早在10月份,有关“中国叫停澳煤炭进口”的消息被多家外媒报道和热烈讨论,同样引起了澳政府官员的高度关注。11月末,澳媒爆料所谓“数十艘煤炭船在华滞留”的传言,使澳煤炭产业的不安达到了顶峰。

值此之际,《环球时报》英文版在13日晚间发布了一篇名为《中国对除澳大利亚以外的进口煤炭采取完全开放的姿态》的报道,直戳澳媒和莫里森政府的痛点。

报道提及,为了稳定煤炭采购价格,中国国家发改委日前在与10家主要电力企业的会议上表示,为稳定国内煤价,中国将战略性地减少高价煤炭的购买。此外,中国正在减少煤炭的使用以控制碳排放,这意味着未来几十年对煤炭的需求将会下降。

中国社会科学院能源经济研究室主任王永忠告诉《环球时报》,中国拥有稳定而充足的国内煤炭供应,同时拥有丰富的进口来源。“因为中澳的关系一直在恶化,澳大利亚煤炭正在逐渐失去中国市场……中国不进口澳大利亚煤炭,实际上对所有其他市场供应商都有利。”

在澳大利亚煤炭行业遭遇困境之际,其他国家开始蠢蠢欲动,这并不是一件新鲜事。11月25日,中国与印度尼西亚日前签订了一项为期三年的煤炭供应协议,将从印尼进口价值约15亿美元的煤炭。路透社日前曾报道,加拿大一家公司明确表示,希望利用这一时机,填补中国市场的空缺。

与此同时,对于澳大利亚煤炭船滞留问题,我国外交部早就澄清,中方依法依规加强对进口煤炭的质量安全检查和环保项目检测,以更好地保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和环境安全。

但《环球时报》援引专家的一篇分析文章,却让已成“惊弓之鸟”的澳大利亚媒体反应过度。随后,包括ABC和《悉尼先驱晨报》等在内的主流澳媒开始炒作此事,宣称“中国将全面禁止澳煤炭进口”。

《环球时报》英文版报道截图

伯明翰和莫里森相继作出回应

随着舆论不断升级,澳大利亚贸易部长伯明翰和总理莫里森相继出来回应此事。

14日接受ABC采访时,伯明翰声称,今年这段期间与中国进行贸易的风险情况显著增加,若煤炭相关报道属实,“这明摆是歧视性贸易作为”,他对此“深感不安”。

伯明翰还倒打一耙,污蔑中国行为作为与贸易协议里的“文字或精神”似乎不符。随后他扬言,澳大利亚很快会在世贸组织就大麦关税提出诉讼,也正考虑透过相同管道打通煤炭出路。

时隔一天后(15日),澳总理莫里森出席活动时表示,政府仍将“中国禁止澳煤炭进口”的消息视为“媒体猜测”,并补充说,如果这是真的,对两国经济都将是一个坏结果。

莫里森表示,“在我们能够澄清这一点之前,我们只能将(这条消息)视为中国媒体的媒体猜测”,但如果中国出台禁令,将“违反世贸组织的规则”。

他直言,虽然澳大利亚有一个多样化的煤炭客户基础,但失去与中国的贸易将是一个数十亿澳元的打击。“显然我们要非常严肃地对待这些问题。”

紧接着,莫里森开始自卖自夸。在他口中,澳大利亚煤炭比其他国家煤炭更环保,而且若中国不再进口澳煤炭,那么中国作为贸易伙伴的“全球声誉可能受损”,将会造成一种“双输”(lose-lose)的局面。

莫里森15日发表讲话,视频截图

莫里森:一切磋商都是无条件的

随后,有记者问道,澳政府如何与中方“修复关系”。莫里森则期待中澳间就贸易问题展开对话。

“我已经非常明确地表明,澳大利亚一直参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我们支持中国大力发展经济,而不是像有的国家那样,试图遏制其发展……我们彼此在双方(经济合作中)受益匪浅,这才是两国关系的未来所在。”

莫里森表示,澳大利亚所寻求的是确保双方维持“一种非常互利”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有足够的空间得以继续发展。他紧接着重申,政府一直在寻求可以让(两国)领导人和部长直接进行建设性接触的机会。

莫里森说:“中澳贸易还在继续,资源贸易量仍然处于非常高的水平。我们欢迎澳大利亚官员与中方官员之间恢复对话,尤其是部长级和领导人级的直接对话。”并强调,一切磋商都是“无条件进行的”。

中国和澳大利亚的贸易关系密切,煤炭可谓是“重中之重”。莫里森在15日指出,该国每年煤炭出口总值达130亿澳元(约合640亿元人民币),是澳大利亚第三大出口商品,其中40亿澳元(约合197亿元人民币)是销往中国。

然而近期,澳方屡屡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问题上采取错误言行,主动挑起挑衅性、对抗性行动,造成中澳关系紧张,并使澳大利亚包括煤炭在内的出口产业遭遇重创。

《澳大利亚人报》11月27日曾报道称,由于澳大利亚出口中国的货物通关缓慢,11月前3周澳大利亚煤炭出口到中国的数量已暴跌96%。截至11月末,滞留中国沿海的澳煤炭船已经从53艘增至80多艘,运载的煤炭价值超过11亿澳元,约合53.2亿元人民币。

澳媒信口开河:不买澳煤中国人受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