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萊:中國大陸晶片產能 五到七年後估增逾一倍
中国大陆江苏省宿迁市一家半导体厂生产线上,员工正在检查晶圆。 路透
巴克莱(Barclays)分析师团队11日发布研究报告指出,以中国大陆本土制造商的现有生产计划估算,中国大陆的晶片产能,将在五到七年后成长一倍以上,「明显高于」市场预期。
巴克莱这份报告分析48家在中国大陆国内拥有晶圆厂的晶片制造商,报告所估的新增产能,多数可能会在未来三年内投产。
由Joseph Zhou、Simon Coles等分析师撰写的这份报告指出,中国大陆「本土企业仍然被低估」,「中国本土半导体制造商和晶圆厂的数量,明显多于主流业内消息人士提到的水准。」
巴克莱分析师指出,中国晶片公司多数新增产能所制造的晶片,是使用较成熟制程的晶片。这类28奈米或28奈米以上的晶片,约落后当前最尖端晶片十年,但广泛应用于家电和汽车等操作系统。
这群分析师说,理论上,这些新供应的晶片可能导致市场供应过剩,但「我们认为问题至少要过几年,最早可能在2026年才会出现,取决于(良率)品质、以及有否任何新的贸易管制」。
中国大陆正致力实现技术自给自足,在美国与部分盟友管制科技公司对中国大陆的科技出口后,这项任务的难度提高。中国大陆企业已加速采购重要晶片制造设备,希望抢在禁令全面生效之前,囤妥机器以支持扩大产能,荷兰艾司摩尔(ASML)和日本东京威力科创(Tokyo Electron)等晶片设备商去年收到的中国大陆订单因而剧增。
中国在成熟制程半导体领域的雄心,已引起美国商务部关注。美国商务部计划调查美国公司对中国大陆技术的依赖程度。彭博资讯上月报导,美国可能以加征关税或其他贸易管制措施,来反击中国推升晶片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