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与穿越 记忆与活用──为文学在台北找个家3-1

活动主视觉设计黄子钦。(文讯提供)

百位文化人齐为台北文学馆发声。(文讯提供)

和硕科技董事长童子贤强调保留集体记忆的重要性。(文讯提供)

作家齐为文学馆发声,左起:黄丽群、马世芳、房慧真、李明璁、罗智成、宇文正、封德屏、陈夏民、陈耀昌、刘墉、陈义芝。(文讯提供)

作家齐为文学馆发声,左起:张光斗、阮庆岳、莫渝、封德屏、爱亚、周昭翡、林载爵、钟文音、凌明玉、白灵、徐国能。(文讯提供)

编按:各界期盼的「台北文学馆」在多方促成下,将从《文讯》「文艺资料研究及服务中心」现有规模出发,成立「台北文学馆筹备处」。《文讯》邀集百位文化人发声,人间副刊特摘录名家发言分三天刊登,期能共绘一个台北文学蓝图。

提供阅读地图 带动城市交流

陈义芝认为台北文学馆的筹备应以四个关键字为核心:文讯杂志社总编辑「封德屏」、「文学」、「阅读」及「写作与孤独」。1982年文艺资料研究及服务中心便已成立,隔年《文讯》杂志才发行,1984年封德屏进入《文讯》工作,其所累积的文史资源及人脉应能成为创馆基石,并且让文学馆得以提供阅读地图,成为众人深刻思索文学、阅读、写作与孤独的重要场所。

学者、探照文化执行长李明璁曾以计划主持人身分,推动台北捷运的声音地景计划,指出寻常的站体音乐也能成为城市记忆的一部分。同样地,文学起于城市,文学馆所开展的交流活动,将为城市带来活力,因此台北文学馆不只能做必要的典藏跟交流,也能成为枢纽,为城市带来既有感又寻常的改变。

收藏重要文献 安顿灵魂所在

作家房慧真则提到现在城市地景多由商业机制决定,台北市重庆南路书街与温罗汀书店群的荣景去不复返,由此带出现今《文讯》勉力经营台北艺文空间及举办活动的重要贡献。台北文学馆的设立,能妥善收藏重要文献,也能提供空间,让写作者发表、对谈,集结众人来讨论重要社会议题。

作家马世芳忆及1976年温瑞安及一群马来西亚侨生建立的神州诗社就在台北活动,却在白色恐怖时期深陷「为匪宣传」争议,成员四散,至今台北还留下多少这样的文学据点?他提到自己高中时期曾因为读了洛夫的〈石室之死亡〉及痖弦的〈深渊〉,便抱持憧憬去寻访创世纪诗社。他认为长大了的文青们应当好好发挥现在在大人世界的影响力,让公部门知道我们的期待和台北文学馆的价值,让未来世代的文青孩子们,有个安顿灵魂的去处。

制造文学风景 举办国际交流

独立出版联盟的陈夏民以桃园人身分看待台北与文学的关系,他想像,台北应该要制造出文学的风景,让大家能够走进来,也带来新的刺激。台北文学馆应跟不同类型、媒材的创作者交流,且往后若需要独立出版的帮助,独立出版联盟一定在所不辞。

陈耀昌则盛赞台湾文学发展基金会经营《文讯》、文艺资料研究及服务中心、纪州庵文学森林,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台北文学馆的设立,将为台北艺文发展带来许多资源。若能设立永久馆址,编排年度预算,就能长久经营,并且举办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带来许多正面影响。

活用珍贵史料 莫忘声音历史

《新活水》杂志总编辑黄丽群指出,基于历史跟政策,台北始终是注意力的中心,然而台北的在地性反而很模糊。这种疏离,正显示历史感及在地感的缺席。就此而言,委由《文讯》筹备的台北文学馆,更要运用珍贵的史料,让历史被活生生、有感的带到世人眼前。往长远来看,文学馆的任务不只迫切,更是影响深远,他们将要为这个城市以及里面的人,透过文学的路径去填补历史的欠缺。

是画家也是作家的刘墉提及台北有其潜在的文化生理,战后的台北,简直南腔北调,几年之内,各地习俗、口味、语言因婚嫁、族群融合都结合在一起。将来要是台北文学馆成立,也要展示「声音」的历史,作家所生活过的台北,也将借由声音浮现。正因为每个文学家的声音渊源不一样,集结在一起才成就了台北文学。

保留集体记忆 开启世界之窗

和硕联合科技董事长童子贤长期支持「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纪录片的拍摄,正是因为体认到保存台北历史、文学史资料的珍贵。他认为,如果城市只剩下便利商店跟提款机,只剩下能存活的商业体制,集体记忆的消散将会带来迷惘。台北文学馆筹备处的建立,正是要试图在体制内建立保存文物的完善制度,并保留集体记忆。

诗人罗智成认为台北文学馆的任务分成必修跟选修,前者针对相关作家的收藏,向年轻人展示世界文学之窗,后者则是引介台北半世纪累积下来的现代文学。然而文学的领域幅员广阔,文学馆的任务跟工作分配势必需要取舍,在此他也呼吁,应留给筹备处独立运作的空间,既能应对外界干扰,也能得到公部门的支持,维持自己的判准,并与市场保持距离。

《联合报》副刊组主任宇文正,指出台北文学馆的任务自然不限于印制出版品,必然会收藏出版品及文物,还要办展览、研讨会等等,可想见这都将创造新的台北文学的风景。最后她也祝福,台北文学馆能成为台北学的研究重镇,以及台北文学的研究重镇。

投射文学台北 寻找文学莓果

诗人白灵是万华人,他认为台北文学馆应该要能投射出文学中的台北,眼下的任务是要能够让新的台北人,认识以前的台北。台北文学馆不会只是一间馆舍,而是让文学中的「过去」变立体的地方。他也期待展示间里的文本得以数位化呈现,并在重要文学地点放置QR code,一用手机扫描就能在作家故居听到诵读作品的声音。

作家阮庆岳指出城市与文学的关系,城市就像是森林,文学是森林里几乎看不见、但是大家都想要的小莓果。但文学美好的一刻,就发生在我们开始注意原本微不足道、不被视为美丽的事物,因此他以披头四乐团〈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歌词作结,祝福台北文学馆可以是「让我们可以一起走过 我去过的那片草莓地」的一处美好地方。

文学对照现实 展示多元变化

联经发行人林载爵以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小说《纯真博物馆》为例,帕慕克在写作此书时不断搜集伊斯坦堡的历史文物,写在小说里,成书之后便在伊斯坦堡中下层街区,成立真实的「纯真博物馆」。帕慕克的巧思在于用文学笔法跳脱线性史观,记录伊斯坦堡现代化过程中的种种纷扰,并且提出一种展示及诠释历史文物的方式。林载爵认为文学馆应该思考展示的方式,其展示应该能让有读跟没读文本的人都能有新的领会。

耕莘写作会专任导师、作家凌明玉用三个关键字指出台北文学馆的可能性,分别是摆渡、穿越与未来。「摆渡」是指引领民众进入文学;「穿越」则是指「作家的时空胶囊」这类展示主题可以有更多变化,比如日治作家跟当代作家的交流;「未来」则是不要只找作家想像文学馆的未来,而是「大家想要怎样的文学馆」?对很多人来说,文学并非阳光、空气、水般必要,因此往后文学馆活动的设计,应该要能摆脱文学带给大众的距离感。

支持艺文推广 鼓励民众参与

台师大国文系教授徐国能以隋朝末年李世民在乱世中成立文学馆为例,指出文史保存的重要性。过去的乱世对比两年后又要大选的现今,此时谈文学馆的设立,主事者应该有超出当下利益的格局,期待当局能够大力支持。台北文学馆未来应身负两项任务,一是把台湾带向国际,让外国游客来台北,一定要去文学馆走走;二是把台湾作家推向世界,并且助作家开拓视野,带来不一样的理解。

点灯文化基金会董事长张光斗呼吁柯市长对台北文学馆的支持。他期待台北文学馆应该要有野心跟抱负,不要只是做静态的回顾展,而是举办活动,鼓励民众参与。

诗人莫渝则从书跟文学馆的关系讲起。往后台北文学馆的运作,必定少不了要编馆刊、办特展或者作家对谈,但是他更期望馆方编制设有研究单位,比如搜集作家的藏书、将艺文评论编目,这工作可能没没无闻,却对文学史的累积来说影响深远。

拓展创作光谱 重视台北特色

作家爱亚建议,成立台北文学馆后,不管是要发展怎样的文学项目,都应该要好好地谈台北,同时文学馆也应该要跳脱既有观点,不只注意文学上有名的人物,也关注各式各样的文字工作者,这也能助于拓展文学创作的光谱。

作家钟文音提到台北车站忠孝西路附近的国家摄影文化中心,争取二十年才得以成立,台北文学馆从筹备到真正落成开幕,还有好长一段路要走。她以布拉格的小说家卡夫卡纪念馆、美国诗人狄金森故居、俄国文豪杜斯妥也夫斯基故居以及高雄美浓的小说家钟理和故居为例,指出空间能铭刻文学的过往,收纳集体意识,整座城市将因文学而得以闪耀。

联合文学出版社总编辑周昭翡说起大学时期,她在重庆南路上的明星咖啡屋,跟尔雅出版社创办人以及作家隐地见面的传奇往事,当时楼下就是诗人周梦蝶的旧书摊,来来往往的都是充满写作梦的人们。她指出,在众人的发言中,可以不断看到场域对于文化发展的影响,像重庆南路、明星咖啡馆跟很多台北人有连结,但也有很多人长大以后来到台北此处,甚至再以此为基地,往外与世界其他地方连结,因此希望未来的台北文学馆也能像个社区,让人们汇聚于此地。

(完整版请见《文讯》八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