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杂志/台湾编舞家黄翊 用AI保存与父亲的记忆

文:天下编辑部

图:刘国泰

「多少数据、多少行为,能创造一个灵魂?」曾被云门舞集创办人林怀民称作「可怕的孩子」,以和机器人跳舞闻名世界舞家黄翊,今天出席「2018天下经济论坛」,分享他结合人工智慧与父亲对话的最新作品天堂》。他说,自己的作品总是刻画「遗憾」。因为遗憾,所以人们用人工智慧、用机器人、用艺术补足缺憾。而这次,他用新的人工智慧作品储存亲人的回忆、和机器人开咖啡店、做社会实验,希望创造「真的」艺术。以下为演讲摘要:

电影里的机器人大多是动画,并不存在,也没有人工智慧程式在背后运作,就连我最喜欢的小叮当也不存在。但我期待,也相信电影画面会变成真的,但我不想等它发生,想让它发生,所以动手实现它。

我是编舞家,也是程式设计师,我跟一台「真的」机器人共舞

《黄翊与库卡》所有技术都是真实的,没有人幕后遥控。和它演出,我要签切结书为自己安全负责。我敢和库卡机械人跳舞,因为它很稳定,因为是我自己写的程式,因为它不能变,它还可以带着我一起完成表演。

《黄翊与库卡》从2012年到现在,巡演15个国家,25个城市,累积60场表演。美国大学剧院会从全世界挑选合适让理工科学生看的演出,开工作坊让学生和艺术家交流,希望用艺术的颠覆性、人文性、跨领域原创性历史性美感,来刺激理工学院学生,要培育时代的AI人才

永远记得所爱之人的声音

还记得马里兰大学的学生问我,「多少资料、多少行为能创造一个灵魂?」这是我这辈子被问到最美的问题。

我作品常在刻画遗憾。因为遗憾舞台上和电影里常常是幻影,所以我想做「真的」艺术。我不是说只有这样的创作方式才是艺术。而是舞台上使用的技术跟探讨的内容,是真实存在并执行的,我叫它「艺术研发」。

譬如我的新作品《天堂》。我们生命中都有很重要的人。有些人、有些声音你永远不想忘记,你不想忘记和对方互动的时刻,这些资料我把它存在一个系统里,就是《天堂》,可以让你听听逝去的亲人的声音,跟他们和以前一样对话。

2015年,我录下跟父亲的通话内容,我一年回家不到72小时,最常打电话或传简讯回家,我和国家高速网路运算中心、交大资工系合作,依据自己对资料结构的了解,整理音讯,把声音档文字化,用情绪分析跟归类建构不同回忆片段,从文字开始,以人工智慧为基础,延伸应用。

只为了值得余生持续追求的事努力

2013年,我获得亚洲文化协会(ACC)的奖学金,在纽约时,协会带我们参观画廊,我突然被问到,你最喜欢哪个作品?我选了一张,又被问到说,那你愿意在你的余生,持续欣赏这个作品直到生命最后一天吗?

我说不,但那天晚上,我思考这个议题天亮

什么作品值得于余生持续创作、什么作品值得在余生持续欣赏,什么作品值得持续存在?

艺术跟技术有不同特性,技术追求突破跟独特性,艺术除了突破,还找寻唯一跟永恒。所以2013年那一晚开始,我决定只为了值得余生持续追求的事物努力。

所以如果你眼前要做的事情很多,诚实问自己,哪些事值得你付出一辈子,答案就出来了。

【延伸阅读】

日本棋王王铭琬:人工智慧时代,人的价值在「过程」

童子贤:得AI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