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杂志/童子贤:得AI者,得天下!
苹果全球最大硬体供应商之一、和硕董事长童子贤,参与「2018天下经济论坛」分享台湾产业和工作如何不错过人工智慧大浪?他提到:「得AI者得软体,得软体者,得天下」。但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担心被AI取代吗?以下是演讲摘要:
我个人判读是觉得,现在讲AI,其实有一点点早。
现在的AI有点像2000年的网际网路,大家应该不会健忘2000年前后的泡沫化,大家应该也不会忘记泡沫化后的几年,重新洗牌后,网际网路的威力。
跑得太快的人,怕搞错方向;跑得太慢的人,怕自己落伍。
AI现在还没有完全实现,当它完全实现时,是有这个魅力的。
技术面可以好好解释什么是AI,但是大家会听到睡着,牵涉到很多专业名词。
这定义可以讲得很生动,也可以讲得很无聊,大家理解的就是「人工」跟「智慧」这个词,「人」做出来的「机器」,期望它不是以前被动式的机器。能够透过电脑程式,表现出类似人类智慧的机器。
串联各个AI应用,才有威力
研究这样的技术能否、会不会实现,并且提供这样的发展工具、设计平台、IC跟介面卡种种,现在通通被归类为AI的产业。
产业一旦形成,就不再仅限于在实验室好玩的,会开始有商业发展,开始有专利申请,开始做联盟,希望自己的标准获得产业,乃至消费者的青睐。
目前的应用,AI都是个别的孤岛,如果有天把它连在一起,就跟以往桌上型电脑,把它连在一起,就变成网路,威力才会真正被看到。
回过头来讲,产业发展,产品必须摆脱过往旧的观念。台湾产业擅长做零件,擅长做硬体,但是未来呢?就像之前朋友给我的话:「得AI者得软体,得软体者,得天下」!
现在社会充满很多脑力粗活的工作,这工作未来可以大量被AI取代,这会引起未来半世代到一个世代,社会职能转换和阶层的流动,必须要重新分工过。
AI这么强,人需要担心吗?
大家都在围绕着AlphaGo,我觉得这只是非常戏剧性地描述AI进展里程表。从某个角度来看,电脑下棋,胜过最高明的人类棋士,这是很重要的阶段。
当耕耘机力气超过人,你要很悲伤地想说,人类完蛋了,马达跟引擎的力量赢过我们了?不需要这样。
所以当AlphaGo赢过人类的棋士,我要提醒一点,AI非常擅长单一、深度、庞大的事情,但不擅长做复杂又庞大又有深度的事,所以离要全面取代人,还很遥远。
AI取代单一、深度非常深而复杂的事情。所以彭淮南总裁准备退休了,适不适合有AI的央行总裁呢?
我们相信太困难了,彭总裁如果只是面对经济议题、货币议题,他可以请一个AI助理,那个助理可以成为好助理,但是AI助理给的答案,还要综合政治情势才能做出判断。
AI发展将遇到什么困境?
AI有没有发展受限的时候?也许有。
目前的人工智慧,在很多工程师眼中其实都不太智慧。但是当人工智慧如果渐渐趋向有人的感情和智慧,可以模拟出来,就可能有道德的困境。
半导体的发展,受量子力学、现代物理受惠非常多,但人工智慧对什么是人、什么是智慧、什么是认知,其实比起物理学百年的基础,还是远远不及,也因为这样,人工智慧还处于很稚嫩的年代。
万一有长足突破,会演变到另一个阶段,但如果没有,那人工智慧可能还停留在某个尝试,做出好用的工具给你。
这样未尝不好。否则工具发展得太快太好的时候,往往会忽略人的价值。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