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月眉糖厂制糖工场 文化部允分期修复活化利用

「月眉糖厂制糖工场修复再利用工程」规划设计案,台中市文资处已审查完成。(陈淑娥摄)

立委杨琼璎团队1日邀中央及地方单位会勘月眉糖厂。(陈淑娥摄)

「月眉糖厂制糖工场修复再利用工程」规划设计案,台中市文资处已审查完成。(陈淑娥摄)

立委杨琼璎团队1日邀中央及地方单位会勘月眉糖厂。(陈淑娥摄)

百年历史的后里月眉糖厂制糖工场,是在地重要的文化资产,为促使糖厂活化及再利用,立委杨琼璎团队1日会勘时表示,月眉糖厂万事具备,只欠文化部和台糖公司合作结盟,近日将向文化部文资局争取核定补助4成修复经费,盼早日让糖厂重生。

台糖公司中彰区处经理黄进添表示,月眉糖厂位于后里区西北部,距国道1号后里交流道仅700公尺,区间与交通条件均优,糖厂已匡列预算修复,希望厂商来投资开发,促使厂区活化。

黄进添引领大家进入制糖工厂,映入眼帘的厂内输送带及厂外地磅,令人想起台湾俗语「第一戆,种甘蔗予会社磅」、蒸汽机车库记录运蔗五分仔车的动力演进、旧仓库仍是盈满丰收的象征,以及圆柱糖蜜槽更是隐约飘过微微糖香。

陈本添议员及在地多位里长皆表示,台糖公司可思考打开糖厂边界围墙,将糖厂生产区以外的闲置空间开放与市民共享,翻转原本的死角成为可亲近的生活空间,让地方及企业都能永续发展,后里成为一座富有魅力的城镇。

杨琼璎服务处执行长洪柳益指出,「月眉糖厂制糖工场修复再利用工程」规划设计案,台中市文资处已审查完成,近日会向文化部文资局争取核定补助4成经费,建议先修复硬体如地坪、屋顶、太子楼及天花板、地下坑道空间、外墙及门窗等工程经费约2亿元。

洪柳益认为,月眉糖厂万事具备,只欠文化部和台糖公司合作结盟,糖业过往有风光的历史,希望以糖业的观点看文化经济,未来将文化和经济接轨,让月眉糖厂重生并展开不同的风华。

陈济民强调,制糖曾是台湾重要产业,糖厂更是地方居民共同记忆,是重要的文化资产,月眉糖厂重生有两大课题,一是修复,二是活化,前者需要更深入仔细调查及研究,整修完成后的活化会和地方商讨,纳入在地需求和心声。

制糖在日治时代是重要产业,西元1945年3月至6月,联军为封锁台湾对冲绳的支援,而大量轰炸台湾有着高耸烟囱的糖厂,有着高耸烟囱的糖厂显然为醒目的标的,所以今日月眉糖厂的烟囱仍遗留着弹痕累累。

后里月眉糖厂前身为「日糖兴业株式会社大甲制糖所」,1909年设立至今已逾百年,1999年因环境变迁停止压榨并转型为观光糖厂,2000年登录「制糖工厂」、蒸汽机车库、烟囱、密槽、机具及输送带等近6300平方公尺土地为历史建筑范围,斑驳锈腐的厂房及生产线洋溢浓郁的工业风,见证台湾近代产业和城乡发展的多元光谱及历程。

今日会勘行程,立委杨琼璎、市议员陈本添邀请文化部文资局长陈济民、台中市文化局副局长曾能汀、台糖公司土地开发处副处长林熙泱等人现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