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疫情阴霾 拚经济万箭齐发

逛商场兼看车为大陆消费特色,北京高档商场汽车展示厅,汽车大厂竞相在此设柜。图/黄欣

大陆近年GDP成长目标与实际情况

前言 低谷徘徊三年,大陆今年起全力冲刺经济,致力摆脱疫情阴霾。从清明、五一假期旅游火爆的氛围来看,消费出现复苏的迹象,第一季出口也一度写下佳绩。年初开始,本报采访团队先后走访华北、华中、华南各主要城市,进行第一手的采访,在看来乐观的数据背后,也观察到实体经济火车头的房市仍有颠簸、企业欠缺扩张信用意愿,出口为主的台商甚至反映「根本没有单」……经济复苏成色不足,云开见月明的时刻何时可以到来?请看以下的采访报导。

3月中旬,平常上班日的中午,北京朝阳CBD最热门商场合生汇的餐饮楼层人气满满,热门餐厅前挤满现场候位的民众。等待的客人大多素面朝天,若非应接不暇的服务人员仍戴着口罩,几乎让人忘记过去三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这档事。

这样的场景不是单一个案,自去年底大陆官方宣告解封后,谁不想拿下口罩、走出家门,重新感受自由的美好,食衣住行育乐的消费因此迅速回温。

但就在3月初,大陆官方将今年GDP年增率订在5%,不只低于预期也跌破外界眼镜,似已透露今年经济情势的窘迫情境。新上任的国务院总理李强在记者会首秀上坦言,今年新挑战不少,「要实现5%的增长目标并不轻松,需要加倍努力」。他还频频向民营企业和外资喊话,强调会营造法治化的经商环境,平等对待所有企业。

两会之后,李强为「稳增长」奔波的脚步未曾停歇。除了诸多与经济活动相关的公开行程,还在多次外交会谈中,谈及在数位经济、绿色经济、人工智慧等领域的合作。譬如3月底海南博鳌论坛期间,他先后与西班牙首相桑杰士、马来西亚总理安华、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会面时,皆谈到上述的合作商机。

李强还特别考察先进制造业,包括长沙的比亚迪汽车厂、蓝思科技等,以行动表达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更让外界关注的是,曾因失言风波遭到封杀的阿里巴巴创办人马云宣告回国并出席公开活动,透露官方扭转风向、护航民营经济的态度。

大陆官方全力拚经济,究竟带来多少成效?从最明显的消费复苏来看,大陆文旅部统计,今年五一长假国内出游合计2.74亿人次,较疫情前2019年同期增长近20%。但国内旅游收入较2019年同期仅增长0.66%。代表疫后旅游人数虽增加,但民众却因荷包缩水或是对前景保守等种种考量,消费动能不如以往。

再看另一数据,今年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增率虽达12.7%的高点,创逾两年新高,但主要是去年同期上海封城、整体消费低基期之故,无法真正反映出民众扩大消费。

投资、消费、出口这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的消费复苏不如预期,投资和出口动能也形同熄火。今年前五月,大陆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仅4%,为两年来低点,单以5月份来看,投资总额就较上年同月骤减人民币1兆元之多。

外贸方面,1~5月出口以美元计价仅年增0.3%,更让人忧心的是进口年减6.7%,透露内需疲弱的窘境。不论是出口为主的华南台商,或是华中的制造业与科技业台企,不少都无奈表示「就是没有(订)单,哪需要进料和招工」。

对此中华经济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大年认为,过去大陆依赖「外循环」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受欧美景气、美国制裁等影响效能大幅下降。而「内循环」又未能形成鼎立之势,「要达到全年5%的GDP增长,有其困难」。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任泽平提出警告,大陆经济眼前最大问题在于信心不足。民众储蓄率节节攀升,资金并未转化到消费和投资而流入实体经济,致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形成「流动性陷阱」。

因此,如何破解信心危局,带领大陆在复苏之年走出一番新局面,不仅需要更多的政策牛肉,也考验新一届领导班子落实政策的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