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习会用词 台湾失缺主体价值

(图/美联社)

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启程赴美,15日将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台湾媒体、舆论和学界习惯称之为「拜习会」,认为自然而然、理所当然;如果用了「习拜会」,可能还会被误以为是来自大陆的用法,从而避之唯恐不及。

「拜习会」尽管在使用上「无意识」,但其实反映了台湾社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就跟「美中」这个词一样,早年台湾多半使用的是「中美」,但随着「去中国化」和「台湾主体意识」擡头,自居为「台」,并把「中」弃位给了大陆,故而「美中」的用法逐渐大行其道。

无论在外交或中文上,用词先后顺序都是有讲究的,既代表亲疏远近,也象征主体位置。尤其在两岸关系如此敏感的议题上,台湾势必锱铢必较,大陆称「汪辜会谈」,台湾就得称「辜汪会谈」;大陆称「习马会」,台湾就得称「马习会」。

用词同时展现的也包括史观认知。如今「战后」取代「光复」,「日治」取代「日据」,事实上背后都有官方意识形态建构的斧凿斑斑,只是多数使用者难以察觉,有时还担任起「纠察队」,四处指正别人不得使用「光复」与「日据」,否则就等于不够「中立客观」,或者指责为「党国余孽」。但跟随日人史观,台湾「主体」又何在?

因此,台湾社会琅琅上口的「拜习会」一词,与「美中」乃一体两面,意味着对「中国」的抗拒,以及对「美国」的亲近,甚至还带有「唯美是从」的意味。如同近期的国际焦点,世界上许多主要城市掀起了声援巴勒斯坦的大规模游行集会,唯独台湾官方依旧跟着美国走,仿佛看不到以色列尼坦雅胡右翼政府对迦萨的非人道暴行。故而众人言必称「以巴」,台北101为以色列受害平民点灯祈祷,巴勒斯坦受难者却得不到「同等待遇」。

台湾重视「主体性」,但往往只在遇到中国大陆时,才突然义正词严、斤斤计较。台湾不应该透过对美国的附庸来体现「主体」,「拜」优于「习」、「美」先于「中」,无形中也流露出台湾的价值选择。近8年来,民进党政府「一面倒」亲美,两岸关系跌落谷底,甘于充当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台湾牌」,结果只让台海温度越升越高。

「外交才子」钱复先生的高见之一,即「两岸关系位阶高于外交」,可说是台海和平稳定的「定海神针」,有利于台湾便可谓是「主体价值」,那么使用「习拜会」、「中美」又何妨?用词得以改变,也就表示思维得以解放,一旦看两岸、看世界的角度不一样了,台湾何去何从的难题,或许就不会再是夜夜纠缠恼人的梦魇。

(作者为《香港01》驻台湾首席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