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使「吓阻」更有效力

(示意图/达志影像)

在国际关系中,英文字「assurance」的含意很难翻译成中文,常用的直译多为「保证」,如1982年雷根总统对台的six assurances,即被译为「六项保证」。其实,assurance也包含使人降低疑虑,减少担心的意义,因此在中文里就蕴含有「安抚」的意思。

「吓阻」是让对手相信,其特定行为必将遭到难以承受的惩罚,因而打消念头。「保证」是让对手相信,我方没有捣毁对手核心利益的政策意图,从而缓和紧张。两者的有效关键,都在于「可信」。

美中1970年代关系正常化以来的「一中政策」,两岸1992年透过海基会与海协会就「一中涵义」认知不同所达成的谅解,李登辉总统1990年代与大陆间的密使接触,柯林顿总统1998年在上海讲的「三不政策」,都是具有安抚意义的「保证」。

过去17个月我赴美10次的观察,对中「engagement」的说法几乎销声匿迹。当美国领袖菁英对于「东升西降」的集体焦虑,加上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刺激,使得「吓阻」在华府成为当红主流,「保证」等过去常用的词汇就很少再被使用。

鹰派或许不在乎挑衅对手,专注强调「吓阻」来搞压力测试。至于不愿或无法与北京接触对话的人士或党派,也只能跟着喊「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使得双边紧张关系螺旋上升。

除了答录机式的「奉行一中政策」、「反对任何一方改变现状」以及偶尔的「不支持台独」,美国的对中「保证」如今确实减少了,「两岸在非胁迫的情况下,所达成和平解决分歧的协议,美国都将尊重」也已听不到了。去年拜习峰会后,北京宣称美方做出的「四不一无意」承诺也未出现在美国正式声明文件。

美国知名中国及两岸问题专家柯庆生、傅泰林、葛来仪、黎安友及白洁曦,去年10月即在《外交事务》针对如何避免台海战争发表专文,提醒美国在对中「强化吓阻」的同时,也须维持「可信保证」。今年11月30日5位作者中的3位再次撰文强调,融入具有可信度的保证,才能使吓阻真正有效。

美国重量级学者在距离我们总统大选不到50天的当口再次发表重磅文章,呼吁美国认真思考,不能只威胁中国,而必须也要给予保证。我不认为这是作者企图介入台湾选举;然该文却也蕴含了对台湾在强化吓阻之时,却无法给大陆保证的隐忧,而全文仅单挑民进党候选人来讨论,怪不得引人玩味。

台湾走向法理台独是促发台海战争的红线,但选民绝不可认为只要不正式宣布独立,做什么都不会有事。习近平表示从未讨论在2027或2035年攻打台湾,但我们也不能以为2024总统选举怎么投票都肯定没事。

关于台湾,北京对美国的一向说法是「台湾问题是中美两国之间,最重要也是最敏感的核心问题」,近年来已演化成「台湾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面对拜登政府现阶段寻求缓和美中关系的积极态度,及早已启动的美国总统大选期程,台湾尤须戒慎避险。

台湾位处第一岛链中心,西太平洋的前沿,对于区域的共同战略安全环境自应负更大责任。过去18个月来我常向国际朋友说明,台海的和平与稳定不能单靠加强战备与全民防卫,只讲「吓阻」,不想「保证」,而让两岸处于不断的交互压力测试之中。

具有安抚意义的「保证」,可以缓解敌意,可以控管风险,可以争取时间,来建构全方位的防卫吓阻能力。(作者为淡江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教授、中华战略暨兵棋研究协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