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国戳中"痛点" 澳大利亚急了 自称"出于善意"
人们都知道,黄鼠狼给鸡拜年,纯属没安好心,但“黄鼠狼”在“拜年”时,嘴上却绝不会承认自己包藏祸心,反而会坚称自己就是出于好心。
现在,澳大利亚在南太平洋区域就扮演了这样一个“黄鼠狼”的角色。
“今日俄罗斯”(RT)网站6日报道称,针对中方关于澳大利亚阻挠中国向南太地区提供疫苗的说法,澳大利亚方面予以否认,并强调自己所作所为是“出于善意”。
发生了什么?原来,几天前有媒体曝出,澳大利亚通过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全国疫情防控指挥中心安插多名“顾问”,百般迟滞、阻挠中国对巴新援助疫苗的授权准入,甚至阻止巴新政要迎接中国疫苗。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5日对此回应称,澳大利亚方面一些人利用疫苗问题搞政治操弄和霸凌胁迫,这是对巴布亚新几内亚人民生命健康的漠视,有违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严重干扰全球抗疫合作大局,极不负责任,中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和坚决反对。
他还奉劝澳大利亚方面停止干扰破坏中国同太平洋岛国疫苗合作,同中方一道,为保障岛国人民的健康福祉、促进国际抗疫合作作出切实努力。
澳方则对此反应激烈,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网站8日报道,澳大利亚国际发展和太平洋事务部部长泽德表示,“当我们看到这样的说法时,澳大利亚政府拒绝接受”。
报道称,泽德本周到访巴新,这也是他自新冠疫情以来首次访问该国。至于他为何此时才访问,报道则语焉不详。
澳大利亚智库机构也出来表态。罗伊研究所太平洋岛屿项目主任乔纳森声称,中方的说法“有失公允”,并说:“我认为,我们给巴新只是提供了比中国更好的替代选择而已。”
这个“替代选择”就值得商榷了,难道疫苗不是多多益善?ABC也引述太平洋地区国家卫生官员的话表示,他们并不关心疫苗来自哪里,他们只希望这些疫苗能够保护他们的国民,既然如此,有何必要用一个替代另一个?
答案很明显:在澳方思维中并没有将疫苗视为全球公共产品,反而将其视为“疫苗外交”的工具——这也正是澳方指责中国时常用的说法。
据RT报道,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官员今年3月曾在听证会上讨论所谓中国“疫苗外交”问题,而这位官员当时依据的则是一些“二手或三手材料”。
尽管中方多次表示,中方致力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坚持将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尽可能帮助发展中国家挽救更多无辜的生命,没有任何地缘政治目的,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但澳媒却一口咬定中方在实施“疫苗外交”,《澳大利亚人报》还“加戏”称,“随着澳大利亚1500万剂捐赠带来的变革,中国在太平洋地区的‘疫苗外交’被阻止”。
这里提到的“1500万剂捐赠”,来自澳政府近日一份声明,根据该声明,这批疫苗将在2022年中期前向太平洋岛国交付,使用澳大利亚国内生产的阿斯利康疫苗供应。
但报道也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澳大利亚对使用阿斯利康疫苗的限制,这是不可能的”。
在“尬吹”澳方在捐赠疫苗方面带来的“变革”外,《澳大利亚人报》还不忘贬低中国,例如宣称中国没有向全球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捐赠中国产疫苗、中国对太平洋地区的援助“相当乏力”、中国在太平洋地区最需要的时候“基本没有行动”等。
然而,果真如此吗?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6月1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向COVAX供应的首批新冠疫苗举行了下线仪式。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当时表示,向“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供应的首批疫苗正式下线,正是中方以实际行动践行疫苗全球公共产品承诺的又一重要体现。
中国在太平洋地区最需要的时候的行动,也是实实在在的。例如,中国向萨摩亚和巴新等国派遣医疗队,帮助当地抗击麻疹和新冠肺炎疫情;今年3月,中国-太平洋岛国新冠肺炎疫情专家视频会议召开,斐济专家称赞会议开得及时、必要、有用;中方还向巴新和瓦努阿图等国捐赠了医疗设备等物资……
至于疫苗,中国产疫苗在太平洋岛国同样反响良好。6月7日,中国政府援助瓦努阿图新冠疫苗运抵瓦首都维拉港,这是瓦努阿图获得的首批双边疫苗援助,瓦总理、副总理和卫生部长等多名官员出席了疫苗交接仪式。而在6月15日举行的疫苗接种启动仪式上,瓦总理拉夫曼也在现场接种了第一剂中国疫苗。他表示,这批疫苗将为保护瓦民众的健康与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巴新外交与国际贸易部长埃奥6月初来华访问,在同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会谈时,埃奥还就中方长期以来对巴新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抗击疫情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达了感谢。
在今天(7月8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汪文斌应询指出,澳大利亚如何阻挠、破坏中国同太平洋岛国的疫苗合作,媒体已经有了详细、深入的报道。澳方与其否认,不如公开声明,欢迎中国同太平洋岛国开展疫苗合作,愿意同中方一道帮助太平洋岛国抗击疫情、保障岛国人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