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荣钦/柴契尔与蔡英文
在民进党内初选前,Mitter Chiang提及1980年,柴契尔执政一年后,压力排山倒海,364名经济学家联名发表公开信,呼吁改变政策。但是柴契尔依旧故我,坚持政策不转弯。
新自由主义风潮源自柴契尔夫人,后来由雷根接棒,才传遍世界,成为今日左翼的首要敌人。柴契尔之前,凯因斯主义是西方国家的主流,国家介入与主导经济活动被视为理所当然,为了与共产主义竞争,欧洲国家纷纷张开社会福利保护伞,即使大西洋对岸的美国,虽然工会力量远不如欧洲,但是自罗斯福新政起改变的大政府思维,仍然是社会的主流思想,新自由主义不过是芝加哥等大学学术界一小撮激进份子的主张。
如同Karl Polanyi 于1944年在《大转型》中所说,他虽然赞同某些自由经济的基本原则,但是也强调彻底地实行市场制度,会导致社会的瓦解。
但是柴契尔与雷根之后,世界思潮为之逆转,自由放任才是主流,凯因斯主义丧失魅力,苏联瓦解之后,新自由主义更是沛然莫之能御,人们思考问题的标准(reference point)改变了,福利国家不再是政策思考的原点,而是市场机制,偏离市场与国家介入都需要足够的正当性才能为之,人类对公共事务的思考被彻底的改变了。
柴契尔能够引领风潮有几个原因,从中也可窥见蔡英文乃至台湾当下政治人物值得借镜之处:
第一,时局大乱、人心求变
1977年的夏天,欧美国家经历停滞性膨胀,经济成长一蹶不振,通货膨胀与失业率却居高不下,英国政府公营事业大行其道,工会力量奇大无比,工党无力治理,英国正从大英帝国的荣光急速向二流国家倾斜,柴契尔夫人掌握局势,提供英国民众解方,开展前所未有之政局。
第二,思想武器
很多人注意到《铁娘子》电影中所引的一段话:
「思想会化成语言,语言会化成行动,行动会变成习惯,习惯会变成个性,而个性会决定命运,我们怎么想,决定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来解释柴契尔对于自己思想坚定不渝的信仰,成为其施政力量的来源,但事实上,这段话描述的不仅是柴契尔,更重要的是柴契尔如何改造英国乃至世人。
新自由主义后来之所以纵横四海,部分要归功于学术界提供的思想武器,使得柴契尔与雷根得以大力推动,华尔街的助力,加上以寇式兄弟为主的一群实业家推动传统基金会等智库,共同改造思想的结果(最后一部分可以参照《美国金权》一书)。
正因为奉行多年的凯因斯主义与福利国家无力解决停滞性通货膨胀,柴契尔与雷根才得以顺利将新自由主义的解方搬上台面,并且有一系列明确的施政方针:私有化、解除管制、降税、缩小政府规模、货币政策降低通膨、供给面经济学等等,没有思想武器的弹药库,柴契尔与雷根的思想运动不可能会如此成功,威力持续至今。
第三,行动坚定、有为有守
柴契尔上任后,施政成效未见,又遇到能源危机,政权岌岌可危,但是她依旧坚定推动英国国营企业私有化等政策,因为她的行事具有长期一致性,依旧获得部分英国人的信任。早在她担任教育部长取消免费午餐,而引起轩然大波时,他便说:「我不是一个讲求共识的政治人物,我是个讲求信念的政治人物」。她的勇气也为英国人津津乐道,即使住宅发生炸弹爆炸,依旧不改其色。
但是不要认为她只守不攻,事实上迅速瓦解工会的力量是他能够顺利施政与获得保守党人士支持的重要原因。她的坚定也成为风雨飘摇中英国人的中流砥柱,在国会中力战群雄毫不逊色,一句TINA(There is no alternative)辩得对手无招架之力,并且善用时势,在与阿根廷的福克兰群岛战争中,不仅让英国人避免成为二流国家的担忧,并重拾失去的光荣感,也挽救其低支持度,成为英国二十世纪执政最久的首相。
如同以萨・柏林所说,伟大经常是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选择的结果,柴契尔当时将目光从同样缺乏弹性与陷入泥沼的德国、法国与义大利移开,望向大西洋彼岸的美国,与雷根共同开创了新世纪。
新自由主义虽然带领英国脱离当时的困境,但是也带来贫富不均的后果,但是无论如何,柴契尔与雷根已经根本改变我们所生存的世界了。
蔡英文在LSE求学时,正是柴契尔改变英国与世界的时刻,之后1992年柴契尔也曾应外交部邀请访台,1996年又为了香港回归来台访问,蔡英文对她应该相当熟悉,即使今日哲人已远,相信仍有值得借镜之处。
热门点阅》►台湾产业经不起「罢工变常态」的消耗
●本文获作者授权,转载自脸书,请勿直接转载。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云论》提供公民发声平台,欢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请点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