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消费外籍兵团

赵武灵

看到这几天来对谢秉希甚至过世的吴育甫(小吴)兄一连串消费式的错误报导,以及身居国防委员会立法委员的非专业评论,实不得不为文将诸多事实予以说明。

首先,请不要把外籍兵团和「佣兵画上等号:前者在英文是所谓的Foreign Legion,也就是外国(籍)人参加的兵团,但它是效忠法国的;而佣兵的英文是所谓的mercenary,现在又被称为私人军事公司(PMC),而他们则是效忠于利益,为付钱的任何一方打仗。因此将参加外籍兵团说成是当佣兵,事实上是贬抑他人的信念和价值的。

其次,国防委员会各位立法委员的论述,根本违背了军事的基本原则与专业:像邱议莹所谓实战经验将军还丰富,这根本是不分大小轻重的错误论述--将军看的是战术以上乃至战略的层级,是一个大的决策/旅级以上单位;而谢先生实战经验虽然丰富,但他的专业是在战术以下乃至战技的层级,是一个小的执行/连级以下的单位,因此拿两者来对比,这是对军事战略/战术与战技的无知。

再来,陈亭妃所谓的「顾问」也不够详细,她应该善加利用立委的职权说清楚,就是让谢先生到「训练计划单位」去当顾问,至少他在战场上的经验,可以把我们几十年没有多少进步的单兵/急救类的准则好好修改调整一下

至于林郁芳詹凯臣两位立委,讲的话就更是好笑了。林先生人家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是去圆梦,那照他讲的标准,天下所有做出丰功伟业的人,都没有什么了不起,因为他们哪一位不是勇敢地去追求自己心里的梦想?再来,外籍兵团除了前面两周的选拔周外,基本训练就要15周,其中还包括了山区和轻型车辆的训练,比起我们只有四周的新训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除非林立委有亲身经历过这样的训练,否则凭自己的地位贸然发言,岂不有失身份

至于企管出身的詹凯臣立委,可能麻烦您在进国防委员会前先要多读读军事书籍!当年前苏联瓦解后,挖角其科学家最力的三个国家,就是美国、中共和以色列!可见得人材绝对是建军强国的根本。而且到了近代反恐战争当中,第一流的美国三角洲特种部队,也想尽办法经由前苏联在阿富汗教训当中取得经验,以成功地对付学士激进份子!俗话说的好--「流汗总比流血好」,如果今天台湾能找来有沙场经验的人,学到他们经历的教训,而不用派人到该地去冒险流血,自然也是再好不过,国军除了特殊单位有请美军特战部队协助训练(不过相关制度做法仍未随之有全面调整)外,国防部自己也请人家来办座谈建言;如果能给予正式的顾问职,那对于未来准则的开发与训练的建立,当然会有更多帮助!

最后,高部长根本缺乏兴革国军的诚意:否则凭他一句话,岂只是陆军,根本就可以利用专案等方式办理,直接将谢员调到训练指挥单位当参谋,就是由于推托应付,因循茍且,所以才说什么陆军会「请他提供服役经验」!请问在那种非总部级的单位,就算提供了经验,能影响多数士官兵视野,改变全军的训练与规范吗?

讲到这里我只能感叹,要是国防委员会的诸公对军事事务的看法只有这样的程度,怪不得大官遍布的国军会缺乏进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弄到现在不要说保护钓鱼台太平岛的既有疆土,连对付索马利亚海盗都裹足不前!

●作者赵武灵,国内两大军事杂志《尖端科技》与《天生射手专栏作家。本文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文章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