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山寨App沦为难治之疾

工业和信息化部反诈工作专班近期发现,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知名厂商App的品牌和数据价值,仿冒出各种五花八门的山寨App。据了解,这些山寨App往往通过广撒网的形式提高安装率、保留率,同时想尽办法规避监管。一般仿冒App不会在正规应用商店上架,通常没有经过安全合规审核,存在过度采集个人信息、违规获取手机权限等风险。(据5月9日 央视网)

如今,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山寨App通过多种手段盗取信息与钱财,无疑是可怕的。仿冒App迷惑用户的套路大概分为两类,一种是追求1:1的高仿;一类则是通过虚构出某App的国际版、特价版,掩盖与正版App的差异,降低用户的警惕性。尤其是,有的山寨App有很高的诈骗和病毒传播风险,足见其社会危害性。对山寨App要防更要治。

从防范的角度来讲,就需要个人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比如,不要下载来源不明的软件,不点击陌生链接,不随意填写个人信息及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尤其是,有的不法分子制作仿冒App并通过分发平台生成二维码或下载链接,采取短信等定向投递等方式,诱骗受害人下载安装,对此就更应加强防范。

从治理的角度来讲,一方面,要加大对App市场的监管力度。应该看到,开放的App市场,缺乏统一管理,以及有效监管,势必造成山寨App有机可乘。也正因此,市场监管部门当对山寨App现象给予重视,推动应用市场开展基于牌照的App管理机制。

同时,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大对应用市场、电销以及短信等产业链的整治。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大对不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据报道,此前竟有诈骗团伙做出了同名高仿“国家反诈中心”的App实施诈骗,由此可见其违法的猖獗。

所以,这也需要法律常态化亮剑,对不法行为精准打击。尤其是,公安、网信、金融、市场监管等部门进一步加强联动、信息及时共享,形成合力,让山寨App无处容身。再者,提供下载App的平台也须负起主体责任。

根本上来讲,虚假仿冒App屡禁不止的原因,主要在于发布和下载App的软件服务提供平台审核不够严格。对此,App应用软件服务提供平台应当履行审查义务和安全管理义务,而这不仅仅是为了规范手机软件市场秩序,从大的方面说也是为了呵护互联网安全。

此外,对于正版官方App也有必要加强监测,一旦发现山寨App或网页等立即举报,也要及时对消费者进行提醒。当然,相应的科普也应跟进。具体来讲,政府和消费者保护组织要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提升消费者审慎分辨信息内容真假能力,尤其是对于涉嫌诈骗、涉黄交易等内容,要主动向有关部门举报,也有利于净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