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保费费率 医界吁3升1降2平
健保署拟修法将健保补充保费费率与一般保费脱钩,医界表示,希望根据不同收入,调升、维持或调降。(本报资料照片)
健保署拟修法将健保补充保费费率与一般保费脱钩。医界表示,希望根据不同收入,有的调升、有的维持、有的调降,目前补充保费的收入有6类,包括高额奖金、兼差收入、执行业务所得、利息、股利与租金,其费率均为2.11%,针对后3类经济优势者,建议费率比照一般保费,拉至5.17%,至于需靠兼差维生者,则费率往下修,让「条件好的帮助不好的」。
台湾医务管理学会理事长、新光医院副院长洪子仁表示,补充保费只占健保收入的1成,应对6类收入的费率进行差别的订定。利息、股利与租金的收入,没有付出劳力,这类对象应属于经济优势者,而健保的精神是「健康的人帮助不健康的,条件好的帮助不好的」,这是量能付费,因此这些收入的费率,应从2.11%提升至与一般保费相同的5.17%。
洪子仁进一步举例,一些民众需要靠兼职维持收入,可能会在下班后开Uber、一个人打3~4份工等,兼差收入的补充保费,费率就该往下调,至于高额奖金、执行业务所得,则可持平,这些做调整就能符合公平、公正。
另现行补充保费的扣费上限为1000万,洪子仁支持调高至5000万,甚至更高。举例而言,鸿海集团创办人郭台铭等富人,股息收入可达逾50亿,但因门槛只有1000万,依现行费率2.11%,只需缴纳21.1万元补充保费,应让有能力的人多付一些。但补充保费的加收,对健保财务的改善有限,初估只能增加百亿收入,未来一般保费的费基也应扩大,由专家进行试算,才能让健保的收入有更多的来源。
医改会执行长林雅惠赞同让所得高的人负担更多,但现行制度之下已有不少规避手法,都尚未解决,例如一些人会透过拆单方式,避缴补充保费,若本来的收费就不公,加收特定收入的补充保费,最后是否真能收到这么多,仍是未知数,呼吁应设法让个人所得、家庭所得趋近于真实收入,才能避免出现操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