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让政治产业之弊害了净零

(图/本报系资料照)

新书《当政治成为一种产业》(The Politics Industry),由企业家凯瑟琳‧盖尔(Katherine M. Gehl)与商业策略家麦可.波特(Michael E. Porter)合著,点出自美国建国来所奉行的民主「政治」,至今已出现诸多弊端。笔者反思,承继中华文化从大陆转进台湾逾70年的中华民国「政府」(特别是解严迄今已三次政党轮替),也难逃「政治产业」的失能弊端,亟需深切反省,痛改前非!

蔡政府治理失能已成常态。不论是对最大在野党清算;关掉中天,箝制媒体言论自由;疫情严峻之际以疫抗中;甚至为奉行民进党非核家园神主牌,蔡政府公然违背公投以核养绿民意,能源配比被迫在无核可用之下,以高石化燃料占比的532政策请鬼拿药单。来之不易的民主、法治成绩,在政客消费「政治产业」下,几乎荡然无存,乃百姓之祸!

然而,人民遇到政治产业中,善于创造「亡国感」的党,或出于思虑未周,也可能是无奈默许,给了破坏「文官体制」的政党机会,导致政治产业里,做秀的总比做事的还多。可悲的是,正因为任期保障,人民一旦「错选」,一忍至少四年!对于蔡政府能源政策无方,牺牲下一代的福祉,人民能做的只剩下忍耐?

显然,公民素养及教育可说是2022地方、2024总统大选不可或缺的功课,如何不随特定政党「捡到枪」起舞,让每张关键选票都盖在对「净零碳排」有帮助的政党之上,是选民不容放弃的权利,也是为了下一代幸福应尽的义务。过去选民习惯以两岸议题作为衡量政党的重要标准,但当前的台湾有比起两岸关系更严峻的挑战──2050前达到「净零碳排」。

基此,如何摆脱政治产业的沉疴拖累,在气候紧急下做正确布局,笔者提出以下观察:

一、为了下一代,拒当错误能源政策的温水青蛙!

民进党执政8年以来,即便再多的抗中谋独,不能改变的是台湾经济依赖最深的仍是大陆。本于两岸历史、血脉及长期交流的感情,笔者尚能放心两岸不至于成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然而,对于更棘手的「净零碳排」,人民却未意识到政府的「高石化燃料占比的能源方案」,对于2050达成净零碳排根本痴人说梦!蔡政府以非核家园、增气减煤的慢郎中方式简直温水煮青蛙。过去,多数人民对政治是冷漠的,但面对比疫情、两岸问题影响更巨的「气候紧急」问题,此时人民已无袖手旁观的本钱!

二、加速净零碳排,无能政府难竟其功。

马政府时代通过之《再生能源发展条例》,第3条自始包括风、光、地热等再生能源,但随后的蔡政府却仅押宝在风力、太阳能等。「风光发电」要能稳定供电仍待努力;对比之下,政府长年忽视极富潜力的地热,许多开发案卡关在环评阻碍、长期荒废,近期清水地热开发案乃难能可贵的成功案例,蔡政府必须从基础法规着手,加速推动地热发电步伐。

毕竟,能源法制未与时俱进是发展迟滞主因。经济部虽订有「能源安全关键指标」,但至关重要的再生能源种类、装置时程、相应政策均付之阙如,导致像清水地热般「明确的装置容量」明明是应受鼓励的再生能源,却显然劣后「风光产业」。显见,过去民进党对于两岸缺乏以小事大的智慧,而今落实净零更束手无策,但面对「2050净零碳排」压力,我们还有几个十载可消磨!?

当台湾站在减碳关键的十字路口,任何决定均攸关下一代幸福,此时却没有政府作为减碳巨人,为人民、企业披荆斩棘、指点迷津!基此,接下来的每次选举,都是气候治理能力的信任票,人民应该擦亮双眼,别让政治产业之弊害了净零!(作者为纳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