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欢社交 说不定是因为比较聪明!
▲不需要无谓的社交的话,聪明的人反而会生活得更为开心。(图/Unsplash,下同)
文/叶庭均
我们经常会将不喜欢或不善社交与孤独联想在一起,比如有时候我们会认为,身边特别聪明的都是孤僻的人,因为他们让我们感到傲慢自大、无所不知;或者也有另一种可能,就是他们的社交能力较差,然而事实却可能与我们想的不一样。
在研究分析了包含 15000 人样本的广泛性调查后,得出了两个有趣的结论:
1. 当一个人生活在人口密度高的地方时,他的快乐程度与人口密度成反比,如最简单、粗暴地感受一下尖峰时间的市中心交通。2. 一个人的社交越多,这个人就越快乐。
但是研究者还发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特例,即这两个规则并不适用于聪明的人群。心理学家们分析资料后发现,如果在人口密集的地方生活,并且不需要无谓的社交的话,聪明的人反而会生活得更为开心。
另外,一个人如果越聪明,上面的这两个规则对他的影响就越小。换句话说,在避免了那些所谓的「社交」(比如与他人进行无谓的客套对话)后,这些聪明的人会更为快乐,也就是说,聪明的人可能在独处的时候更为开心。研究资料显示,人口密度对低IQ的人的影响,是其对高IQ人的影响的两倍,而高智商的人对社交的需求,也与普通人或者低 IQ 的人不同。
因此,当他们需要与他人频繁地社交的话,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反而会下降,即使是对他们的朋友也不例外,也就是说,高智商的人在与朋友交往中花的时间越多,他们的快乐程度就会越低。
看到这里,可能读者们会有些疑惑,之前明明说孤独不好,这时又说不喜欢社交才是聪明的表现,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其实,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聪明的人更少社交,是因为他们能将注意力长期集中在他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就像《宅男行不行》中的谢尔顿,对各种理论的沉迷一样。
回想一下,自己所认识的聪明人或者有成就的人,比如一个潜心写作的作家,或是专注于治疗患者的医师等,如果烦琐的无谓的社交,妨碍了他们去做对自己来说真正重要的事的话,那么他们生活的满意度自然就下降了。
另外,不喜欢社交不代表就喜欢孤独,就连书呆子,也需要一个真正懂自己的朋友来沟通与交流,如俞伯牙与钟子期一般。他们需要的不是孤独,而是有效的社交。
在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通常以百人的小聚落为单位生存,在这种条件下,社交大多围绕着更多的盟友和食物展开,因此能带来更好的生存条件与后代。
到了现代,科技飞速进步,我们有了网路、电视、电话,但是人类的进化却跟不上社会发展,还保留着上古时期的「大脑」,即更多的社交意味着更好的生存条件。聪明的人很可能更早进化出了新的应对方法,他们能更佳利用自己的能力,去应对日益更新的问题与场景。
但是这个研究也并不是金科玉律,正如科学界的那一句经典名言:「相关不等于因果。」即聪明的人可能更喜欢独处,而不是没有朋友,喜欢独处的人也不一定就是聪明。在这里,引用前美国第一夫人爱莲娜.罗斯福(AnnaEleanor Roosevelt)的一句名言:「上智论道,中智论事,下智论人。」
▲不喜欢社交不代表就喜欢孤独,就连书呆子,也需要一个真正懂自己的朋友来沟通与交流。
走出孤独森林
改变的起点,在于认识并且接受自己存在的问题。仅仅是简单地尝试与他人交谈,也能产生非常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这个过程会将我们的注意力引向问题的核心。训练自己的注意力、倾听的能力以及回应的能力,则是走出孤独森林的指南针。比如我们在社交的过程中,可能会被拒绝或者被排斥,并对此感到非常痛苦,但实际上,这些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情绪资讯。我们的内部情绪系统,会让你意识到自己的不适,这时我们便需要倾听自己的思绪,评估与思考自己能做些什么,来改变这个困局。
我们需要相信,外面的世界会接受我们,并且是一个温暖安全的世界。我们的大脑开始考虑有什么可行的选择,并且尝试鼓起勇气,因为我们的感受是完全正常的,我们需要主动为自己创造一个新的世界。
如果发现他人可能被孤立或者被孤独所困扰,我们总会有进行温和询问的机会。尽管有时候我们不想在接近他人的时候感到尴尬,或者过度暴露自己的脆弱,但是简单地面带微笑,也足以播下希望的种子。我们开始创造以善意、关怀为基础的对话可能性,在这种对话中,双方都能敞开心扉,倾诉自己的真实感受。
本文撷取自布克文化出版- 脑内的猩猩:一本正经的情绪进化论,帮你重塑思维方式,实现情绪自由!曼彻斯特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带你一窥大脑总部控制台,夺回情绪主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