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不清楚「我到底是哪儿人」 聂华苓最后一次回故土感言曝

促成两岸作家思想交流,聂华苓最后一次回故土记实。图为2008年7月聂华苓在北京出席回忆录《三生影像》座谈会。(澎湃新闻╱三联书店提供)

澎湃新闻22日报导,著名女作家、翻译家聂华苓10月21日在美国爱荷华家中去世,享年99岁。上世纪70年代,聂华苓多次回大陆探亲访友。2008年7月间,她的回忆录《三生影像》由三联书店出版,当年83岁聂华苓专程飞赴北京出席首发式,那也是她最后一次回到故土。

聂华苓最广为人知的,除了饮誉海内外的名篇佳作,首推她与美国诗人丈夫安格尔(Paul Angle)1966年创办的「国际写作计划」,先后接待过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位作家。每年9月至12月,「国际写作计划」提供全部经费,邀请世界各国作家到这里从事写作,研讨文学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在爱荷华河畔,海峡两岸作家首次实现面对面思想交流。丁玲、艾青、王蒙、吴祖光、白先勇、林怀民、余光中、茹志鹃、王安忆、阿城、北岛、张大春、冯骥才、张贤亮、苏童、李锐、蒋韵、西川、孟京辉、余华、莫言、刘恒、迟子建等不同世代作家,都曾是「国际写作计划」受邀作者。

促成两岸作家思想交流,聂华苓最后一次回故土记实。图为《三生影像》首发式座谈会现场。(澎湃新闻╱三联书店提供)

《三生影像》以聂华苓旧作《三生三世》为底本,增加大幅内容,并收录280多张珍贵人物照片,展现聂华苓「仿佛活了三辈子」的传奇经历。

回到16年前盛夏北京。在《三生影像》首发式上,三联书店几乎排出前所未有作家阵容虚席以待:莫言、邵燕祥、刘恒、毕飞宇、迟子建、余华、孟京辉、廖一梅、李锐、蒋韵、西川、姜杰、苏童、胡旭东,大多数都曾受益于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

彼时已退休多年的前三联书店总经理董秀玉也赶来祝贺。聂华苓回忆说,早在上世纪80年代,董秀玉就曾托她女儿王晓蓝转告她,「你妈妈应该有一本传记」。「可是那时候我觉得还不到时候。」她就此解释说,当时有身分上的困扰,「在大陆我是海外华人,在台湾我是外省人,在爱荷华我是中国人,我到底是哪儿人真是搞不清楚。」

「我1929年出生,在武汉长大,要逃避特务的追踪,我们全家就住在日本汉口租界,我听的是日语,看的是日文,战争爆发以后我们就离开武汉,后来辗转到了四川。那时候在四川,我们被称为下江人,等于和四川人是两个国度的人。后来1949年到了台湾,就是外省人。到1964年从台湾去了美国,在美国我也不是美国人,也是外国人。所以我总是和外籍有关系。」

促成两岸作家思想交流,聂华苓最后一次回故土记实。图为2008年7月,聂华苓在北京出席回忆录《三生影像》座谈会时留影。(澎湃新闻╱三联书店提供)

「我活过了20世纪,这本书等于是我所活过的20世纪。」聂华苓说在千禧年后才开始动笔,「但也没有想出书,就是一天天写。写到最后一看,我突然发现我到底是什么人了。所以我在序言中就写『我是一棵大树,身在大陆,干在台湾,枝叶在爱荷华』。现在我又到北京来了,回到我的根了。」

首发式上,作家们也纷纷回忆起当年参加「国际写作计划」,与聂华苓夫妇交往的点滴往事。刘恒忆及在爱荷华三个月的光阴很是感慨,而最深的印象有三:「一是聂老师家的餐桌,因为我在那儿吃不到中国餐,经常到她家里蹭饭,吃了很多晚餐、中餐,还有夜宵;二是很大的书房,书房里的电脑始终开着。聂老师经常跟我们念叨的事情就是这个书稿,她说在搜集照片,也在撰写文字,希望让这个重要的作品能够把她的人生经历反映出来;三是先生书房,聂老师丈夫的书房始终按他生前的样子布置,书房正对着爱荷华河。聂老师跟先生感情非常深,也经常跟我们讲起他生前很有趣、很值得怀念的一些事情。」

在余华看来,《三生影像》是时代的记忆,而不再是个人的记忆。「读完这本书我有一个强烈的感受,生活真是非常美好。不管你经历了什么样的生活,最终你还会认为它是那么的美好。而且,我发现,生活并不属于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是属于我们以后的回忆。」

一向不改幽默的余华还笑称,读这种特别好、特别棒的,尤其作者本人人生经历特别丰富的人物传记,对于写小说的人而言其实是「有害」的,「让小说家们怀疑自己虚构小说意义何在。从现在开始,10年内我不能再读传记了,要不然我又写不了小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