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八百里洞庭,到底是如何自废武功?把自己玩成“一条河”!
万里长江涌出三峡后,荆江水系难以承受汛期如此巨大的水量。于是,如今地势低平的江汉平原区域,慢慢演变出了一大片滞留水域。
在先秦时期,富有诗意的古人将这片辽阔的水域称为“云梦泽”,云梦泽是一个含纳众多水域的湖泊群,随着长江泥沙在云梦泽的不断淤积。
到了唐宋时期,云梦泽最终成为了一片肥沃的平原,那就是江汉平原。在如今的江汉平原上,地势凹陷处仍然遗留有云梦泽的痕迹。
但是长江滞留的问题依然没能有效解决,荆江北岸已经堆积起广袤的江汉平原,所以长江只能在汛期转而向荆江南岸倾泻。这时的洞庭湖就迎来了一个鼎盛时期,“八百里洞庭”的说法也由此而来。
到了明末清初的时候,洞庭湖的湖盆发生沉降,湖面也在水平方向上向西方和南边扩张,这时候的洞庭湖面积有足足6000平方公里。
可是洞庭湖却没能延续辉煌,从清朝末年以后,洞庭湖的面积和容量就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
在历史上,洞庭湖是我国五大湖之首,是润泽千年、哺育无数生命的农耕文明发祥地,是司马迁口中”稻饭羹鱼“的鱼米之乡。不仅如此,洞庭湖在吞吐调蓄长江水量,保护一方平安上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如今,洞庭湖在非汛期时,从卫星俯拍的照片中看却像是一条不起眼的河,再也没有了往日碧波荡漾的辉煌气象。那么洞庭湖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演变,竟让其成为了现在这个样子?
洞庭湖的萎缩
在清朝末年,西洞庭湖的在西北方向上承受了来自四条水系的泥沙淤积,这导致西洞庭湖的面积减少了三分之一。不仅如此,东洞庭湖也承载了藕池河东支的泥沙沉积。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新中国成立时,洞庭湖的面积就已经萎缩到了只有4000多平方公里,照鼎盛时的6000多平方公里减少了三分之一,就此,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的威名不再是洞庭湖,而变成了仍然保有5000多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的鄱阳湖了。
1952年和1954年,因为洞庭湖的面积萎缩,导致其调洪蓄洪能力下降,三年里洞庭湖发生了两次水灾。
为了提高洞庭湖在抗风险时的作用表现,洞庭湖区发展了一些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工程,这也就意味着需要占用一部分湖区面积。
1959年开始的三年自然灾害,导致我国经历了粮食短缺的艰苦阶段。所以之后国家就非常重视粮食储备方面的工作,大规模的围湖造田被提上日程,导致洞庭湖的内湖数量不断增加,洞庭湖很难再作为一个庞大的整体生态体系发挥作用。
其实洞庭湖地区的围湖造田并不是建国后才开始的,而是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湖广熟,天下足”这个说法也从侧面印证了洞庭湖区到了明清已经俨然名副其实的全国产粮中心。
在清朝康熙时期,洞庭湖区的围湖造田运动甚至达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康熙年间大力鼓励开发垸田,政府拨款六万两白银作为补助开发的专项资金,还免除了部分新增垸田的赋税。
史料记载,当时的十几年间,但凡是人力能够达到的地势稍高之地,都会被围筑成田,用当时的话说,大有“与水争地之势”。
洞庭湖如今的命运是大量人为造田运动和泥沙自然拥堵所造成的,其中人为因素是主要因素。那么对于遏制洞庭湖快速萎缩的情况,我们能做出哪些努力呢?
对洞庭湖的治理
在南宋时期,南宋政府就逐渐对围湖垦殖采取限制或禁止措施。到了清朝,时人已能够清楚的认识到围湖造田可能带来的水灾隐患,但碍于围湖造田所带来的巨大粮食收益,在以农业为中心的当时还是选择冒这个风险。直到水患达到了带来较为严重的后果时,统治者才对围湖垦殖做出了一定禁止。
到了现代,随着水利工程的大量建设,国家对于长江的汛期调控能力增强和农业在产业中的地位也相对降低,对于洞庭湖来说,更加希望突出其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应该发挥的作用,所以近些年来,针对洞庭湖地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我国提出了一系列政策。
对于洞庭湖的总用水量要加以控制。对于这方面,要从节水上下功夫,比如推进农业结构转型优化,改进原有的灌溉模式。在洞庭湖周边的城市推广节水家具,推广使用净化雨水等。
还要加强对于湖区周边的环境治理,对于污水排放,不符合规定的化肥使用上严加限制。
也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那些为了保护环境和经营成本上升的相关企业提供一定的补偿,鼓励为洞庭湖的生态治理做出榜样。
同样还可以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能够有效的提升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也能在当地气候调节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最重要是有针对性逐步推进退湖还田。毕竟“解铃还须系铃人”,洞庭湖的快速萎缩究其原因还是大面积的围湖造田。
尽管对于目前来说,洞庭湖的全面退田还湖难度较大,但是可以久久为功,毕竟生态治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几代人的关注投入和努力。
同时要对洞庭湖区进行泥沙清淤治理,提升洞庭湖的泄洪蓄洪能力。当然,这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相信未来国家有足够精力解决洞庭湖问题时,洞庭湖一定会再一次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