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分析-医材产业进军国际的三个思考

提升台湾医材厂商的国际竞争力,如能在医疗领域切入亚洲区域华人的规格,可望创造更大的商机。图/本报资料照片

在台湾生技医疗产业中,医材一直是相当重要的领域。《2022生技产业白皮书》指出,台湾生技产业营业额从2012年3,590亿元,增加到2021年6,665亿元,复合年成长率约为7.1%,若进一步比较各领域的复合成长率,则以健康福祉产业增加9.2%最高,医材产业达9%次之,应用生技产业也有6.1%涨幅。

推动医材产业持续成长的原因,除了代工品项逐步往中高阶产品的方向前进,近年来形成的Bio-ICT(生技+资通讯)浪潮,亦是关键。

回顾台湾医材产业发展历程,早期以代工生产血压计、体温计、轮椅与代步车等中低阶医疗器材为主,之后转移到血糖监测、隐形眼镜等品项。近年来,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结合科技应用、可以提升医疗品质和效率的复合式医材,则成为医材产业的发展趋势。

综观全球医材产业的发展,可发现台湾医材厂商的优势在于高性价比,不只同时具备研发与制造能量,还拥有完整的医材产业价值链,可借由产业聚落上中下游的整合,使得台湾医材厂商能满足医材产业少量多样的需求特性,并成功打入国际供应链,长期成为国际厂商的代工好伙伴。只可惜受限于国土面积小、市场规模有限,与国际大厂相比,台湾医材厂商的规模明显较小,无论是品牌或通路行销能量都不如国际大厂。

其次,医疗业追求稳定可靠,各国医疗院所都非常在乎使用的医材设备,是否具品牌知名度,导致台湾厂商即便推出创新产品,也不容易在短期内进入国际市场。再者,各个国家对医材产品设有不同法规与申请规范,取得在地政府认证是相当耗时耗力的工作。

诸多原因影响台湾医材厂商研发新产品、经营自有品牌的意愿,因此多以代工为主力,或将重心放在市场稳定及技术成熟的产品,减少法规重新申请所需的费用与时间。

面对产业发展的挑战,台湾医材厂商该如何突破现状、走出自己的一条路?除善用ICT产业力量,借助Bio-ICT浪潮打开国际市场,还有三个方向可以思考。

■思考一:做好选题,由罹病者扩大到亚健康族群

第一是做好选题。国家生技医疗产业策进会副会长杨泮池院士认为,过去医材产业都是以病患或罹病者为题,如今应该扩大到更广泛的亚健康及健康族群。换言之,如何让健康的人不要变成亚健康族群、亚健康族群不要变成罹病者,是未来医材产业在开发产品时可以思考的方向。

■思考二:转换目标市场,由欧美面向东南亚

第二是转换目标市场。长兴材料董事暨资深顾问萧慈飞院士认为,有技术不等于有产品,有产品不等于有市场,有市场不等于有利润,即便做好选题,还是不容易被全球市场接受。因此,在选题之余,也要选对目标市场,由欧美转向亚洲区华人市场,才能有所建树。

目前,医材市场多半由欧美大厂主导,台湾医材厂商所生产的系统规格,也多是参照欧美人士需求,但欧美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台湾因为历史渊源,汇聚了北方人、南方人等所有华人物种,拥有相当多元丰富的华人人体资讯,而东南亚有5千万到1亿的华人,台湾若能在医疗领域主导亚洲区域华人的规格,就可以创造很大的市场。

在开拓亚洲区华人市场之余,台厂也可以积极深化与欧美业者的合作关系。工研院生医与医材研究所所长庄曜宇指出,近几年生医所一直努力与美国医材大厂建立链结,邀请美国大厂的主管来台,共同开发创新产品,或协助台厂与国际医疗单位合作及申请医材法规验证,从原本的生产代工,向上扩大到产品研发的合作,同样能提升台厂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思考三:与医学中心合作,耕耘国内再进攻海外

第三是与医学中心合作。杨泮池认为,医疗产品必须有人使用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因此需要在台湾建立良好的产销通路,让台厂的产品在国内得到实际应用,才有更多机会进入国际市场,而关键就在台湾医学中心。

台湾医学中心的社会使命,不应该只有帮助海外落后国家,如提供义诊服务、协助盖医院等,更要帮助台湾生医产业的产品在国内落地;并透过南向政策,推动台湾医疗中心进军东南亚的机会,让生医业者可以跟着医学中心,前进海外市场,逐步建立更多通路与合作伙伴关系,方能推升台湾医疗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对此,工研院亦积极推动跨域合作。庄曜宇表示,生医所承接国科会产学处─智慧医疗产学联盟计划,建立智慧医疗产学联盟,成员包括各大医疗院所及合作企业厂商,目的在打造台湾指标示范场域,并以联盟方式合作,推动智慧解决方案输出海外、落地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