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英雄来了 从美漫到电影
图文/Cue.电影生活志4分3世纪前,第一位现代超级英雄「超人」诞生,从此superhero成为流行文化中的重要一角。近年,改编自美漫的超级英雄电影重新回温,其中尤以情节环环相扣、处处暗藏伏笔Marvel系列,特别令漫/影迷引领期盼。﹝CUE﹞于《复仇者联盟》上映前夕,推出超级英雄电影特辑,以制霸美漫错综复杂的英雄世界为使命,分析超级英雄们的出身背景,更要解读这些角色如何反映着社会环境,与时代下每一颗柔软而脆弱的人心。「英雄」此一概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史诗》(The Epic of Gilgamesh)。从吉尔伽美什开始,希腊的海克力斯、印度的罗摩、英国的罗宾和甚至台湾的廖添丁……拥有某种神力、技能、特殊天赋或性情的特别之人,在灾祸威胁到世人时现身解决问题,或挺身对抗强权──「英雄」遍布了古今东西人类文学历史,而「超级英雄」(Superhero)此一创作类型,正是「英雄」概念在现代的崭新样貌。
美国在20世纪初期所流行的各种蒙面侠士,及行义奇人故事如蒙面侠苏洛(Zorro),可被视为「超级英雄」类型的先声与雏形。到了1938年,Jerry Siegel 和Joe Shuster创造了超人(Superman)。超人是史上公认第一位正式的「超级英雄」,他的名字也成了「超级英雄」一词的由来。历经约4分之3个世纪,即使是不看电影或漫画的人,当听到「超级英雄」一词时,脑中马上浮现的,仍是超人的名字、显眼的红披风,以及胸口大大的「S」。
超人是超级英雄的始祖,他身上自然有几个基本要素:超乎常人的某种能力(可以是超能力,也可以是魔法或科技)、秘密身分(Secret Identity)、恋人、友方、敌人、根据地或守护的城市,以及不管颜色鲜不鲜艳、有没有披风,都会很引人瞩目的战斗服装。当然并不是每个超级英雄都必定具备以上的条件,但当电影公司决定要制作一部符合大众认知的「超级英雄电影」时,以上要素必定会被慎重地考虑和处理。
关于比较文本的部分,克理斯多夫佛格勒(Christopher Vogler)依据乔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的「英雄旅程」(Hero's Journey)理论所着的《作家之路:从英雄的旅程学习说一个好故事》(The Writer's Journey: Mythic Structure for Writers)中,将「英雄旅程」分为12个步骤,此一公式不只适用于超级英雄电影,大部分类型的电影都能以其为架构。
检视佛格勒版本的12个步骤:「平凡世界出发」、「受到召唤」、「拒绝召唤」、「与导师相逢」、「跨越第一道门槛」、「考验/盟友/敌人」、「进入洞穴最深处」、「苦难折磨」、「奖赏」、「回归之路」、「复苏」、「带着仙丹妙药归返」,虽然完全遵照这些步骤一步一脚印的超级英雄电影并不是那么多,但大致上都没有偏离骨干太远。
以《蜘蛛人》为例,它是一部相当遵照「英雄旅程」的超级英雄电影,尤其是在第一幕:平凡的彼得帕克从「平凡世界出发」,因被基因改造蜘蛛咬到而获得超能力、「受到(成为英雄的)召唤」,但一开始他只想将超能力用于私利而非正途、「拒绝(成为英雄的)召唤」,于是他的「导师」班叔因此死去,班叔的死亡以及「能力愈大,责任愈重」的遗训,引导彼得正式踏上了英雄之路。
稍微放开这12个步骤,我们可以说一部好的超级英雄电影,在剧情上不会缺少以下3个重点:1、「起源」:主角力量的来源,或驱使主角成为英雄的原因──世界为何需要英雄?「我」为什么要改变原本的自己?2、「选择」:主角对于成为英雄的召唤的回应──主角是会成为英雄还是恶徒?「我」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3、「代价」:主角成为英雄后造成的结果──成为英雄所需付出的牺牲是什么?「我」的决定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我」能接受这个结果吗?
对观众而言,「英雄」的故事,也同时是「我」的故事,日新月异的声光特效或许能抓住观众的眼睛,但要抓住观众的心,却是这些非常简单而根本,自上古时代人们就不断追寻答案的问题。超级英雄故事,或者说是英雄故事之所以永远受欢迎,就是因为他们是有关每个人的故事,每个人都有潜力踏上自己的英雄旅程。《cue.电影生活志》4月号──超级英雄电影 上架中!
►►►更多好看内容都在《ETtoday新闻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