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芭蕾鞋跳樣板戲 肯特里奇個展來台:藝術不僅是美麗

肯特里奇的影像作品「样板戏札记」,让南非芭蕾舞者穿上军服与芭蕾舞鞋,一边持枪舞动,一边踮起纤细足尖。记者陈宛茜/摄影

南非芭蕾舞者穿上军服与芭蕾舞鞋,一边持枪舞动,一边踮起纤细足尖;男舞者身上则挂着文化大革命时「黑五类」身上挂的牌子,欢快地跳舞......这是南非艺术家威廉·肯特里奇的影像装置作品「样板戏札记」,影片中的乐观情绪和人们已知的历史悲怆与苦难记忆,融合成一种荒谬的复杂感情。表达人权议题的艺术往往沉重与沉闷,但肯特里奇的艺术作品总是充满魅力,又不流于轻薄俗气。

南非当代艺术家威廉.肯特里奇首度来台的大型个展「威廉.肯特里奇 William Kentridge」,今(4日)至9月1日于台北市立美术馆(北美馆)展出。展览由北美馆与英国伦敦皇家艺术学院(Royal Academy of Arts,RA)合作,邀请两馆策展人艾瑞恩.洛克(Adrian Locke)与吴昭莹共同策划,重现2022年于该机构首展之同名展览,完整呈现艺术家40年丰沛的创作能量。

肯特里奇1955年出生于南非约翰内斯堡,双亲皆为南非杰出的人权辩护律师。父亲辛里.肯特里奇(Sydney Kentridge)曾为三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辩护,包含南非首位民选总统的纳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母亲菲莉西亚.肯特里奇(FeliciaKentridge)则为南非法律资源中心(Legal Resources Centre in South Africa)共同创办人,该组织至今仍持续为贫穷人口或弱势民众提供免费法律服务。

肯特里奇大学主修政治学和非洲研究,毕业后前往往巴黎的雅克.乐寇国际戏剧学校学习默剧和戏剧,累积艺术、剧场和政治学

丰厚的背景才能。1982年回到约翰尼斯堡后,肯特里奇担任演员、设计师、作家、戏剧导演,并持续为剧团绘制节目布景与海报,最后确定自己天生注定当艺术家,而这些经历都成为他艺术创作的能量。

肯特里奇自小耳濡目染父母为政治压迫的受难者伸张正义,曾表示:「对于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记忆甚至早于任何艺术创作的记忆」,人权与族群议题,多年来皆是肯特里奇的创作核心。

肯特里奇因此走出与同侪迥然不同的艺术之路。他说,「绘画不仅仅是『美丽记号』,它必须是真实世界中某样东西的印记。它不需要精确的描绘,但它必须代表一种观察,不是像情绪那种抽象的东西。」他的作品涵盖绘画、录像装置、动画与电影,往往是根据炭笔画和草图创作的作品。他表示,方便随手擦拭的木炭充满灵活性,用炭笔作画可以「用最快速度呼应你随时改变的想法」。

南非长期因为种族隔离政策,受到国际社会孤立,直到1994年该国举办第一次普选后情况才改善。肯特里奇的作品逐渐在南非以外的国家展出,他以朴素的素描,创作出激荡人心的作品。2009年美国时代杂志选为最具影响力百大名人,2023年获得世界四大动画影展之一之萨格勒布国际动画影展终身成就奖,并曾多次受邀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和卡塞尔文件展等国际大展等,并执导多出知名歌剧演出。

此次来台展出的作品,包括鲜少曝光的《船上的午宴》和代表作《保育人士的舞会》等,融合欧洲场景与非洲元素,并以象征主义手法来呈现南非种族隔离时期的真实写照。

1994 年曼德拉当选为南非总统。同年成立真相与和解委员会。长期与肯特里奇合作的简 .泰勒,根据真相与和解委员会的记录编剧动画电影「鸟布说实话」,并由肯特里奇执导,展现南非国防军和南非员警于种族隔离时期,所采取的残酷和非法手段。剧中主角鸟布专门处理政治抗争或非法组织成员的事务 ,他的妻子原本担心他有了外遇,最后却如释重负发现,鸟布实际上是忙着执行逮捕、拷打和谋杀等工作任务。此片除了动画还加入史料影片,也是首次来台展出。

工作室是肯特里奇的创作核心,他的所有作品几乎都孕育自他约翰尼斯堡霍顿区家中花园的绘画工作室。在工作室中,他以炭笔画素描为起点,转化成雕塑、织毯与电影。此次展览特别重现艺术家「工作室」的样貌,展出日常收藏的物件、短语标题,以及鲜少曝光的素描手稿和实验性的蚀刻版画等。在《素描课》短片中,可见肯特里奇与分身针对作品探问与对话,幽默又发人深省。

肯特里奇执导的动画电影「鸟布说实话」,展现南非国防军和南非员警于种族隔离时期,所采取的残酷和非法手段。记者陈宛茜/摄影

威廉.肯特里奇是南非最知名的当代艺术家,图为其代表作《保育人士的舞会》。记者陈宛茜/摄影

肯特里奇的影像作品「样板戏札记」,影片中的乐观情绪和人们已知的历史悲怆与苦难记忆,融合成一种荒谬的复杂感情。记者陈宛茜/摄影

肯特里奇是南非最知名的当代艺术家。在影片《素描课》中,可见肯特里奇与分身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探问及对话,幽默又发人深省。记者陈宛茜/摄影

肯特里奇是南非最知名的当代艺术家,其个展「威廉.肯特里奇 William Kentridge」首次来台,于台北市立美术馆展出。记者陈宛茜/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