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专利+平台”多轮驱动 轩竹生物为创新药带来的启示
创新与专利,是Biotech企业前行的两条腿,但随着中国创新药市场格局不断扩大以及商业化进程,平台综合能力将是成长性价值企业的稀缺核心资产。
从几个角度看这件事。
商业视角下,创新、研发能力逻辑放在成熟市场没什么问题,但是放在当下国内市场,显然不是唯一答案。
大家或许都有能力去实现单一产品的突围。但当整个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靠一个产品销售和发展的逻辑已经不再适用,产品结构单一会成为致命短板。
曾一度占据国内白内障眼药水80%市场份额的莎普爱思就是最现实的例子,其产品苄达赖氨酸在宣传下曾一年卖出7.5亿,总营业收入20%以上,在神药风波后大伤元气,业绩不断下降。
类似依赖单一产品创收的企业并不是少数,但也意味着未来具有研发实力沉淀的企业才有更多发展机会,这倒逼着企业不断推进创新产品储备,拓展市场广度和深度,提高抗风险能力。
长远看,创新药的确是“十分投入可能只有一分收获”的行业,重投入无可避免,关键要看投入产生的效果。
如恒瑞医药,在不断加大创新投入的背景下,系统打造研发体系,放大每个产品的临床价值与商业化价值,这种更迭也给恒瑞带来了创新成果。据公开资料,2022年恒瑞已有11个创新药在中国获批上市,另有60多个创新药正在临床开发,250多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多个创新药产品实现全球同步开发。
竞争视角下,创新药行业本身就有你追我赶的颠覆属性。Biotech最有可能培育出万亿级全球巨头的细分赛道,形成颠覆式的公司,持续出现一些新的产品。
但最终在细分领域中,能够占据一定份额的一定不会是看上去的那么多,同时在产品上市后,前期投资者可以实现退出,如果要实现长期竞争应该思考整个企业的持续的内循环动力。
豪华的创始团队,强大的资本注入,以及热门靶点的堆积成为目前企业的标配,但一切并没有看起来的那么简单。企业最终取胜,还是要有更远的综合洞察力。
全球视角下,未来新药的竞争不是单一市场的竞争,它一定是全球化的竞争。从整体上来看,相较于药政改革之初的,中国创新药行业出海的动作越来越多,2020年开始更为频繁。
谁能够在全球化竞争的过程当中先于别人一步,不仅要靠技术,还要持续创新打造差异化产品管线,各管线有序推进,展开合适的跨国性合作,这些平台型架构的公司体量才能够实现。
深入探寻茂密的商业丛林,轩竹生物近期推进IPO进展,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观察窗口。
从公开信息能看到,轩竹生物的产品管线布局成熟度非常高。在肿瘤领域,重点布局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与实体瘤;在消化领域重点关注消化性溃疡疾病,自主研发的PPI抑制剂已申报上市并获受理;NASH产品也处于临床阶段。
其不仅从2018年开始独立运营,还建立了从靶点确证、创新药设计和筛选、药物临床前评价、大小分子原料及制剂工艺开发,到临床研究,再到新药上市申请的独立完整的高水准创新药自主研发体系。
同时近10年发展,四环医药作为大股东让轩竹生物还具备比一般Biotech更强劲的商业化实力,实现体系规模化。
总体看,轩竹长中短管线布局完善、均衡,具有持续创新、持续产出的能力,预计2024年会有2-3个创新药个品种上市,2030年可能会有接近10个产品上市,可以在短期3-5年内实现盈利,为未来源头创新产品的持续发展提供良好助力。
同多数创新药企一样,轩竹生物或许近一两年仍要带着亏损的魔咒,但其后期临床管线数量,不仅预示着轩竹未来几年即将迎来商业化收获期,而且产品疗效显著,均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上市后无疑将成为业绩贡献点,产生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目前轩竹生物已经有1个产品处于 NDA审评阶段,7个候选药物的11个适应症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其中2个产品的3个适应症已处于临床 III期研究阶段,1个产品处于ANDA审评阶段,3个处于临床阶段的自主研发产品对外转让,公司享有首付、里程碑付款和商业化销售权益。并已取得268项国内外已授权的发明专利,另有141项发明专利正在申请;参与4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技术成果丰硕。从公开资料来看,对比科创板已上市的创新药企业,轩竹生物从专利数量、IND获批数量以及管线进展上,都是属于第一梯队的。
可以看出作为Biotech差异化创新的尖子生,轩竹已经在创新和专利的基础上,初具综合平台化竞争壁垒,不仅在未来能继承母公司四环医药的销售体系、商业化能力,批量兑现后期管线,实现从Biotech向Biopharma的转型,还能逐步成为同时具备集研发及产业化、商业化能力的公司。这一点是可以预见的。
回到宏观行业视角。从企业形态来说,拥有新药研发能力是Biotech的基本特质,但拥有综合一体化的平台能力,才能成为BioPharma,实现非线性的颠覆增长。
这样看,轩竹或许不是短期内赔率最高的,但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充实管线布局的基底、扎实的技术和研发进展,至少保证了极强的确定性。
创新药产品体系的良性循环并非一朝一夕能搭建而成,短期业绩不佳是行业无人能避免的发展周期,大量费用投入带来的创新成果与资产质量的提升需要时间来验证。
具备新技术能力、平台性能力的创新药企业未来会持续脱颖而出,这是市场当下需要看到的,也是市场需要更新衡量尺度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