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带娃3年,一天就睡4小时,儿子却被说养“废”了!

三八节快到了,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特殊的妈妈故事。

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自己成为了妈妈的呢?

胎儿出生的那一刻?孩子喊了第一声妈妈?还是群名改成“xx 妈”的时候?

分娩只是一个生物学名词,但成为妈妈,却是一个女性脱胎换骨的过程。这个过程有人快、有人慢、有人疼痛、有人幸福、有人五味杂陈、有人……还在体会中。

今天故事的主角叫“文文”,采访源于她的一则留言:

艰难度过了三年,严重的抑郁和自我怀疑过,但终于迎来了曙光,看着孩子的成长,也懂得了什么是生活。希望自己能重生。

因为子宫有点异常,我儿子从出生开始,容貌上就跟别的孩子不一样。月嫂偷偷问我“会不会是智障或者唐氏儿?”

抱他出去,我经常会收到别人异样的眼神。很长一段时间,仅仅是瞄到“畸形”这两个字,心都感觉被刺痛。

因为孩子的特殊情况,我跟老公都没少起冲突,经常从争吵到冷战,好几天不说话。

严重的时候,也脱口而出过“离婚”两个字。

我问他:“如果再回到当时,还要这个孩子吗?”他说:“如果告诉我还是这个孩子,那我就不要了。”

的确,当初执意要生下孩子的是我。

因为属于意外怀孕,我爸妈不赞同我生下来。当时我自己也还没有心理准备,纠结了很久要不要。

直到有天,我清晰地在梦里看到一个小男孩喊我“妈妈”,潜意识和孕激素同时“作祟”,我决定生下来。

但,孕激素给了我一腔孤勇,也让我经历了漫长的产后抑郁。

从自由洒脱,突然转换到跟另一个生命完全捆绑,并且要面对外界扑面而来的评头论足,我很不适应。

无数个喧嚣后重归宁静的夜晚,我都清晰地感觉到,身体里有一个“我”死了。

就这样,生活给我开了“Hard 模式”。

但我不能临阵脱逃,甚至连悲观的资格都没有,因为我是妈妈。

儿子 2 岁前,伴随我的除了抑郁还有焦虑。

他一直不会说话,1 岁多还只是会点头摇头,我妈说这孩子肯定有自闭症。

整整一年,我都带着孩子跑医院,一家一家来回诊断咨询,就连偏方都花了一万多。医生们的回答都是:孩子智力正常,只是语言发育迟缓,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

没办法,才是最折磨人的。

我花大把的时间跟他交流,但大部分时候都是自问自答;每天画画给他看,告诉他我画的是什么;编很长很长的故事给他听,直到嘴巴都说干了……那两年我说的话,比之前 20 多年的加起来都要多。

尽管这样,每次去爸妈家他们还是会问“是不是你的教育方式有问题?”

当孩子有问题的时候,外界的第一反应都是:妈妈还不够努力。

2 岁了,儿子依旧不愿意开口,带他去医院检查都很抗拒了。

有段时间我俩连小区楼下都不太去,因为所有人都会试着“逼”他开口,认识的不认识的都来问一句“怎么还不会说话?”

我才是那个最想知道答案的人啊!

因为没办法表达自己,儿子的脾气很大。着急起来会原地转圈圈、哭闹不止、扔东西……有时候我也会崩溃到“爆炸”,但冷静之后又免不了愧疚,那滋味更不好受。

曾经我以为母爱是与生俱来的,成为妈妈后我逐渐接受了一个事实——

你很可能一开始并没有那么喜欢自己的孩子,而培养感情的过程,也不全然都是温馨甜蜜。

孩子出生之后我就没再去上班,但接了一些工作,还把儿子睡觉时间调到了八点,利用晚上时间充实自己。

为了收入,也为了每天让自己忙起来。

最“鸡血”的时候一天只睡 4 个小时,假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及时完成既定的计划,也必须强迫自己思考或者静默五分钟。

很累,但我很需要。

跟外界的联系可以短暂地从焦虑中抽离,来自客户的肯定也让我很有价值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渐渐成了家里最淡定的那个人。

我照例在家给他讲故事,有空多带他结识新朋友,松弛下来之后莫名就有一种“总会变好”的自信。

几个月前,全家给儿子过 3 岁生日,突然听到他说“妈妈,我要喝水”。这是他第一次把一句话表达完整。

那一刻,眼泪像关不上的水龙头。

之后儿子的语言量激增,原来我所有的自问自答并不是石沉大海,而是一直被他认真存储着。

我一下子改不掉之前的习惯,还是每天帮他复述,有时候儿子听烦了会“怼”我:“妈妈你别说了,说得太多了。”

儿子好带一些之后,我会有两天把他交给我爸妈,自己去工作,我跟爸妈的关系也缓和了不少。

孩子真的很神奇,曾经争吵因为他,如今两个家黏合也因为他。

总之,我们的小家终于逐渐走上正轨了。

回到开头那个问题,“如果再回到当时,还要这个孩子吗?”

我的回答是:尽管被迫一夜长大,把自己打碎又重新缝合的过程很疼,但我做到了。成为妈妈,我不后悔。

(文中系真实故事,为保护隐私使用化名)

看完文文的故事,我很感动,这是我们万千受语言发育问题困扰的家庭的缩影,有些人像文文母子一样收获了喜悦,但也有很多人持续甚至终身被困扰。

这个故事也更加印证了家庭在儿童语言康复中的价值,妈妈在日复一日不厌其烦地和孩子的互动,恰恰是我们需要的“听力轰炸”干预策略。

希望妈妈能坚持互动和阅读,继续帮助孩子扩增词汇,积极创造社交环境,便于孩子练习语言,让孩子的语言发育得以实现追赶。

语言发育障碍是儿童期最为常见的发育障碍之一,会增加孩子入学后学习困难、社会心理适应、及行为问题发生的风险,因此目前的观点仍然是积极筛查以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有条件的地区通常会在孩子 18、24、30 月龄常规健康体检的时候,进行语言发育水平筛查。家庭中,可以通过两方面对孩子的语言能力进行初筛:

一是理解语言的能力,如 18 月龄对指令无反应,24 月龄仍不能指出身体部位,30 月龄不能以肢体语言回复(点头或摇头);

二是表达语言的能力,如 18 月龄不会说“mama”、“dada”或其他名称,24 月龄单字数量不足 25 个,30 月龄不能组合两个词,包括名词+动词的短句。

如有任何问题,可以前往设有语言发育门诊、发育行为门诊或儿童保健门诊的医院进行专业的评估,查找相关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