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链、短链到自足链 分散风险 供应链再重组

图/中新社

标普全球市场财智预期年底前全球贸易完全恢复,汇丰指出,几乎所有指标显示全球供应键已好转。但全球已不可能重回过去那样,从供应、制造到储运等高度集中同一区域来把成本压至最低的线性供应链,而是加快从长链转向短链、自足链甚至多链等格局。

供应链重组过程早在川普对中国发起贸易战时已开始,随后在通膨、供应不稳、地缘政治、经济和「环境、社会、公司治理」(ESG)等多重压力下,促使企业不断重新思考其产业链模式。

尤其全球减碳政策使企业必须正视碳足迹影响成本等问题,把供应链从过去在亚洲生产然后输出欧美的长链,逐步调整至邻近欧美市场的中东欧和墨西哥等地区生产的短链。

新冠疫情令供应断链,冲击晶片供应最明显,加上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更促欧美要让制造业回流,像积极推动晶片在地生产而进一步走向自足链。

中华经济研究院WTO及RTA中心副执行长颜慧欣表示,过去美欧仰赖中国做为世界工厂的结构无法再下去。

因新冠疫情、俄乌战争、美中对抗和高科技脱钩等情势加速,即使像印度和越南等崛起成为另一个世界工厂,也难像过去中国那样汇聚全球生产的规模。

颜慧欣认为未来世界工厂是趋向分散化和遍布各地区,来降低长途航运与物流带来供货不稳的风险,甚至可能朝卫星化生产结构避免断链,使供应链从短链再进一步发展为多链。

会计事务所安永(EY)指出,疫情、地缘政治和贸易纠纷等给全球产业供应链造成不同程度冲击,加上原料成本上涨、缺工和物流中断等,使企业致力改善供应链成本效率、可靠性和韧性。

不管供应链怎样重组,企业焦点是如何缩短生产到销售市场之间的运输距离,同时布局至多地来分散风险。因此愈来愈多企业建立供应链风险预警体系,同时藉提升协同能力来降低因分散而产生的额外风险。

包括机器人、自动化、机器学习、区块链与人工智慧(AI)等先进技术,是协助全球产业链在重组过程中让流程更顺畅、减少错误和节省货运时间等提升效率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