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肝病之岛」变国际典范 肝病权威分享台湾防治三部曲
台湾肝病防治成果跃上国际!《Dia:gram》期刊今举办「COVID-19下的检测与诊断跃进 亚太区诊断论坛」,肝病防治基金会总执行长杨培铭(右上)受邀分享台湾经验。(王家瑜摄)
肝病防治学术基金会总执行长杨培铭教授分享台湾肝病防治经验。(肝基会提供)
台湾肝病防治成果跃上国际!《Dia:gram》期刊今举办「COVID-19下的检测与诊断跃进 亚太区诊断论坛」,肝病防治基金会总执行长、台大医学院名誉教授杨培铭受邀分享台湾经验,他指出「主动筛检、积极追踪、马上治疗」是肝病防治的重要三部曲,不仅要串联公私部门资源提升筛检可近性,找出潜在的肝炎患者,更要向下扎根、从小培养疾病认知。
台湾曾被称为「肝病之岛」,七零年代高达8成国人感染过B型肝炎病毒,位居全球第一,1984年起国内新生儿全面施打B肝疫苗,带原率已成功控制在1%以下;而国内C型肝炎盛行率约4%,远高于邻近的大陆、日本、韩国等,随着口服药物发展已有显著降低,卫福部也订定「2025年全面消除C肝」目标,指日可待。
杨培铭表示,B、C型肝炎早期没有症状,当出现症状通常已是末期;全台推估有15万人该治疗而未治疗,其中3分之2都是不知道自己感染。目前国内提供45到79岁民众终身一次B、C肝免费筛检,但他强调更重要的是「追踪治疗」,有些患者不了解肝炎背后的肝硬化、肝癌风险,认为没有症状就没事,因而不愿意花时间回医院追踪。
为了找回这些「失踪」的B、C肝感染者,各医院无不出奇招。杨培铭分享林口长庚医院的经验,医疗团队主动出击「Call客」,但成效不彰,甚至被当成诈骗集团,因此他们退而求其次,只要这些病人到医院就诊,不论科别,医师会借机进行肝病卫教,他笑说「简直是布下天罗地网」,只为了让病人回来追踪治疗。
杨培铭提到,部分医院开始采行「一条龙」的检测流程,直接先抽两管血,第一管先验抗原和抗体,如确认感染,直接用第二管血来验病毒量,有助于医师快速掌握病况,也让病人少跑一趟医院、少抽一次血,提升民众的治疗意愿。
治疗方面,杨培铭说明,C肝新型口服药物自2019年放宽给付条件,疗程为8到12周,治愈率达98%,越早治疗效果越好;B肝治疗则相对困难,目前一次健保给付顶多3年,需再次评估申请,但有部分患者停药后陷入复发险境,相关单位预计近日和医界开会讨论放宽给付条件,盼进一步提升国内B肝患者治疗成效。
2021年底一项亚洲肝病认知调查显示,台湾民众无论对于肝病知识、认知与态度,都明显高于其他各国,在11个亚洲国家中名列前茅。杨培铭指出,肝病防治基金会成立27年来,持续串联政府部门和民间单位的力量,迄今已进行700多次免费筛查;去年起亦针对国小学童开办实体及线上课程,让下一代及早建立正确的疾病预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