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杨澜专访陈东升,再看康养大风口理论

近来,疫情下的居家办公,再度禁足小区。

远行丈量受限,零碎时间见多,核酸排队聊赖中亦以朋友圈短视频为消遣。

懒散偷闲中,刷到《杨澜访谈录》逐风者第三季专访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东升的的一期节目。固然关于陈东升关于泰康的故事,早已耳熟能详,但置身中国保险行业深度转型、增长低迷周期和略有迷茫的当下,泰康的保险+康养模式已成行业热词,有着观察价值。

纵览30几分钟的对话,不仅看到了陈东升视角还原的泰康“保险+康养”商业模式的初衷过程坎坷与质疑,还看到了其分享的多则有关经济商业、生命态度、生死观念、青年创业等小故事。

从1992年下海,这位经济学博士出身的“92派”企业家代表人物从商三十载,何以不追风口却赶上了最大风口?这场深度对话在一定程度上,给出答案。

1

-Insurance Today-

为什么要做养老社区?

这不仅是一门生意

更多是对生命人性的深度思考

身处复业四十几年从未有过之困境与更浩瀚的老龄化、医养需求,没有人可以否认当下中国保险行业最热的赛道,非康养战略和与之相关的高客路线莫属。

这也成为包括泰康、平安、国寿、太保、新华、太平等为核心的头部险企开辟第二“战场”的共识。养老社区,是期间最被寄予厚望的转型利器。

众人皆知老龄化趋势下的银发经济需求和行业转型第二增长曲线的现实需要,促成了当前保险+康养的集体转型,但似乎少有人更系统点出的为什么要这么做?在杨澜的专访中,作为当前保险+康养模式绝对的头部、领跑者,亦是这一模式的缔造者,陈东升分享了几则小故事,回答了从知道做到为什么做的思考。

其一,十几年前他赴美考察养老社区模式,见一满头白发仍在跑步机上挥汗之老人,遂上前问高寿,答曰,95岁。

这种乐观积极享受的老年生活态度,极大震撼了陈东升。反观国人传统“老”之观念和状态,多少有着几许凋零与消极,清冷轮椅上木讷晒太阳的孤寂老年人乃太多影视剧中的经典画面。再看“美人迟暮、英雄白发”等古人对“老”的形容,“老”往往意味着人体机能的衰退、病痛与孤独。

随之一个更强的商业理想萌生其心中:是否可以改变中国老年人对待生命的态度,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事实上,从养老社区的商业模式,到这重商业理想的底色出现,正式宣告了这一商业抱负上层建筑理论体系的达成。

陈东升分享的第二则故事,是钱理群教授在他夫人崔可忻女士去世后给他的一封信。

钱理群与之夫人崔可忻是泰康之家•燕园的首批居民。退休前,崔是中国儿童发展中心的研究员,一生爱唱歌,是燕园老年合唱团的主力团员;钱乃北大教授,中国研究鲁迅最著名的学者,被誉为当代中国批判知识分子的标杆人物,入住燕园后爆发人生创作高峰,五年出版七本书,500万字。

2018年,崔可忻被诊断患癌。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她没有过度医疗,没有插管急救,而是做了四件事。

第一件很快把家里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

第二件就是对自己的病,决定不做化疗、不动手术,就住在社区里面的泰康燕园康复医院接受疼痛治疗,钱老每天从社区走过去陪她。

第三是在燕园做了一场告别演出,83岁的老人,穿了一身洁白的连衣裙,她身上绽放出的那种美丽,震憾人心。

第四件事,她完成了人生纪念册——《我的深情为你守候》。

如此优雅、淡然的生死关,和对生命的态度,再度触动陈东升,“生命皆有各自的价值、尊严、自由与选择,关键是要尊重生命的选择。”力排众议,陈东升将临终关怀纳入泰康的康养服务板块,对于他而言,这不再是一门生意,更是对生命对生死理解的一种情怀释放:生命的长度很重要,但宽度同样重要。

这也解释了泰康养老社区中舞蹈班、诗歌班、书法班,各种体育运动项目等各种各样的老年活动班的出现,一圆老人们因早年生活环境、时间等限制失去的爱好,令之找到年轻时的憧憬。

或许只有同样经历人、企业家才能真正理解陈东升的投身养老社区的商业理想与人文情怀。同是“92”派知名企业家的华泰保险集团创始人王梓木、敬一丹夫妇考察燕园过后,对陈东升表示,“看到你这里居民洋溢的笑容,和颇有劲头的活力,我们就已经理解你这商业模式了。”这不禁令人忆起《长寿时代》的那句话,做养老社区,实际上是对人性的一种关照。

2

-Insurance Today-

为什么能做养老社区?

企业家的精神底色+对康养产业的深刻洞察

这场深度对话中,杨澜抛出了一个问题,“泰康的最大竞争力是什么?”

作为一家世界500强级的大型保险集团公司,泰康全牌照的保险业务、数十万的员工队伍、年度过2000亿的保费、2万多亿的总资产、过百亿的净利、遍布全国的28个养老社区,和五大医学中心为核心的医养闭环、大健康领域的头部企业等硬核业绩是之核心竞争力;

早于行业十数年的康养布局、多年坚持贯彻的战略定力、精致高端外资般的品牌形象、稳定的三会一层和完善的治理机构等软性实力,也是之核心竞争力。

但最大的是什么?似乎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上述皆可但难窥全貌。纵览泰康发展26年,如果总结其核心竞争力,可归纳为一个人+一个模式:

人为陈东升,这名颇具企业家精神的创始人是泰康的灵魂,26年运筹帷幄,无论是在企业上升期,抵御上规模、赚快钱、多元化的冲动;还是在企业业绩的下滑期,能牺牲眼下利益,咬牙扛着重资产、长周期、慢回报的“非主流商业模式”的坚持,无不体现了坚持做长期的正确的事的企业家精神——有几个企业家有这个坚持,现实的骨感是超乎想象的。

模式是当下的保险+康养模式,在一家大型寿险公司的厚重加持下,早已成为行业这一波转型的集大成者、领跑者。

对此,陈东升给出的答案是:战略决定一切,对保险和康养产业的深刻洞悉,并深耕寿险产业链保障了泰康的最大竞争力。

前者为果,后者为因。这一点集中体现在其与杨澜的对话中,随手拈来的人口数据、抚养比、出生率等各色经济数据和对当下宏观经济环境的趋势分析,和他多年积淀的《战略思维》、《长期主义》、《长寿时代》三书中,后者更是直接点出:

“‘长寿时代’不是一个简单的社会现象,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我是将之当成人类历史上从未遇到过的大变局、大现象、大挑战去研究的。”,并给出“长寿经济”的答案——“伴随人口衰退的变化,传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将被彻底解构,未来必须激发长寿时代下的经济潜力、维持经济增长。”

事实上 ,早在多年前,陈东升就笃定,“老龄化社会一定会到来。”如是即可理解泰康因何可以提早行业15年布局这一可遇不可求的老龄化大风口,奠定今日头部地位的原因:以对保险+康养产业的深度洞察,换来领先行业十多年的先发优势。

时至今日,泰康早已改变了传统保险的形态,提前数年实现了“产品+服务”的保险未来时,将虚拟的保险产品和以养老社区为主的康养服务实体结合,并创造性的提出了HWP职业解决方案,将老龄化社会的养老场景植入保险销售,真正改变了保险经营的“金三角”,完成了保险+康养产业的融合升维。

截至2022年,泰康已经在全国29个核心城市布局养老社区,其中13家投入运营,在住居民超过7000位。

3

-Insurance Today-

为什么从不追风口的泰康

赶上了超级风口?

选择自己喜欢做的

然后想通想透,并坚持下去

回看过去二十年,无论是资本市场的风起云涌,还是房地产、互联网的造富潮,抑或金融牌照的扩容时代,造就了太多的财富风口。

一家手握大量现金流的大型人寿保险公司,并不缺少赚钱的机会。君不见,险资的资本属性,内在的冒险、逐利本性,吸引了一批资本大鳄,他们把保险公司当成提款机,当成资金流量的平台,闹大了,终于翻车。而泰康从开始就与资本大鳄决绝陌路,把保险资金砸在周期长、见效慢的医养产业,尽管最初做养老社区时曾被质疑圈地……

以至面对杨澜问出的“是否后悔”时,陈东升坦然,“如果当做地产项目确实会赚很多钱,但不会那么做,也从不后悔。”并在给年轻人的建议时直言:

“人生每天都在做选择,不需要别人告诫你怎么做,而是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去做;如果想成功,就要把这件喜欢的事想通想透,然后坚持下去。如果再活一个甲子,我还把这60年用在做医疗和养老的事业上。”

看似朴素简洁的话语,如果仔细回味会发现,这不就是泰康过去二十几年的路径吗。从深耕寿险产业链,到医养康宁模式的打通,再到实现传统保险模式的升维,不就是一点点琢磨实践,矫正修复的路。

这也很好回答了主持人“怎么理解逐风和风口”的问题,陈东升的眼中泰康和他自己从不追逐什么风口和短期利益,而是尊重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刻认识并主动把握趋势,提前做好各项布局工作,方才是达成预期目标的前提。

换言之,一位有远见的逐风者需要不畏浮云遮望眼,能跨越百年时间的刻度,看对大趋势,不去追逐功利的短期风口,自然会等到最大的风口。

主持人这句最后的总结,解释了从不追逐风口的泰康何以赶上了这个时代最大的风口。

【今日保】已进驻以下媒体平台

今日头条 | 百度百家 | 腾讯企鹅号 | 新浪微博

和讯名家 | 金融界 | 东方财富 | 雪球 | 搜狐号

大鱼号 | 野马财经 | 本站号 | 知乎 | 一点资讯

抖音 | 微信视频 | 爱奇艺 | B站 | 快手 | 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