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78岁老店屋拚活化 北市都审会裁示:仿旧修缮保持原貌

位在台北市大同区安西街1巷11号的店屋始建于日治时期,现今至少已78年高龄,由于在去年7月指定为历史建筑,再加上坐落在「台北市大同区大稻埕历史风貌特定专用区」,因此依规在今(30)日进都审会审查维护计划。(黄敬文翻摄)

位在台北市大同区安西街1巷11号的店屋始建于日治时期,现今至少已78年高龄,由于在去年7月指定为历史建筑,再加上坐落在「台北市大同区大稻埕历史风貌特定专用区」,因此依规在今(30)日进都审会审查维护计划,会上同意拱窗与扶手等处仿作但须依原貌,结构强化则以轻量化方向设计,屋内格局以及楼梯也需审慎考量,全案修正后通过。

台北市文化局介绍,该店屋为两层式建物,原有构造包括砖构造、门窗、门扇、拱门等,面临归绥公园,为安西街沿街建物所形塑的区域历史建筑特色,对于都市景观的保存有重要价值。

北市文化局表示,该建筑首次登记誊本于1954年即为二层建筑,由1945年美军航照图推测建物于1945年前已建筑完成,为「一坎一进一过水」格局,另外建筑的立面装饰有「万通」店号及骑楼开口落柱。

北市文化局指出,由于该建筑于去年7月8日指定为历史建筑,并于今年6月审查其修复及再利用计划通过在案,后续经台北市都发局都委会依照《北市大同区大稻埕历史风貌特定专用区细部计划案规定》办理审查作业。

该店屋所有人表示,由于自己娘家就在该店屋隔壁,因此买下该建筑盼能就近照顾亲人,目前规画一楼为开放空间作店铺,二楼则保留住宅功用,希望店屋修缮完成后,可以兼具保留历史风貌以及居家生活用的功能。

今日进入都审会审议阶段后,会议主席、北市都发局副局长刘美秀裁示,同意将洋楼式建筑拱窗、亚字砌砖扶手栏杆以及太子楼仿旧新作,但仍要保持原貌,楼梯部分可按照实际需求新作,但相对应的空间格局需考量,而房屋结构部分尽量减量,不要影响室内隔间,并审慎考虑使用空间的位置与形式,结构不合理之处也要做修正。

刘美秀指出,壁面唛头及彩绘的修复方式也要再补充说明,一楼与屋顶水箱的遮蔽方式需加强美化不突兀,并尽量用传统工法,修复经费按照审查意见,全案修正后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