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扩大内循环的方程式

(图/新华社)

从2018年美国对中国发起关税战及其后的一系列贸易战、金融战、科技战,中国大陆决策层愈来愈明白内需市场对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上月底,大陆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对发展内需的经济战略有更深入的政策指引。

远一点来说,早在2007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已经看出经济增长模式里的潜在矛盾。大陆改革开放后,年均10%以上的经济增长所向披靡,但问题已经逐渐酝酿。温总理认为中国经济愈趋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这「四不」矛盾代表对经济模式变革的呼吁。

其后,在环境治理、能源转型、精准扶贫、小康社会等重大政策方向,几乎环绕经济结构再平衡的要求而制定,即经济增长重心从生产导向转为消费导向。诚然,当城乡中产阶级群体扩大,内需市场的消费主义理应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换言之,拥抱消费主义不仅是中美关系变化后一种防御性的转变,借以摆脱对不确定出口环境的依赖,也是来自于广大人民提高生活品质的渴望。国家经济增长中有更大比重来自于国内消费,这是令人信服的经济再平衡方向。

然而,经济模式调整的理论是一回事,付诸实践又是另一回事。十多年来,大陆的超额储蓄始终居高不下。住房、教育、医疗、养老,始终是谨慎消费的四座大山。2020年突如其来的3年新冠病毒疫情导致平均收入萎缩、医疗支出增加,更是使消费踌躇不前,拉动预防性储蓄。中国人民银行的报告显示,高达58%的民众资金配置倾向「更多储蓄」,使储蓄率由疫情前的33%,上升到今年第二季的40%。

因此,发改委的《通知》包含扩大消费20条措施,希望挤出超额储蓄到内循环消费。不过,人是英雄钱是胆。没钱难消费,在就业难、居民收入增长停滞的当下,各种促进消费措施能发挥多少作用?

大陆房地产在近年「房住不炒」政策影响下,投资价值大幅降低。而股市更是长年乏善可陈,上证指数目前略高于3000点,仅及2007年6124高点的一半。在欠缺财富效应,劳动收入又增长缓慢的情况下,确实难以激发非必需品消费的「动物本能」!

但另一方面,资本收入带来的财富效应也是两面刃。1980年代以后美国企业愈来愈多以产业外移、外包来减少成本。制造业愈加空心化,产业结构更往金融业倾斜。资本收入的比例提高,劳动收入的比例降低,成了广受批评加剧贫富悬殊的元凶!

上月底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以积极的表述强调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这意味着下阶段资本市场改革的重心,将包括满足民间储蓄保值增值和优化资产配置的需求。投高居民财产性收入,借此达到恢复和扩大内需消费的效果。果然,立刻提振市场信心。一周内大陆股市两次长红,大型券商股的涨停更是引发不少遐想。

大陆改革开放之后,几十年来的经济建设有目共睹,然而,要将生产与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双循环的经济增长导向,却面临内循环消费谨慎的困难。毕竟,要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性非易事。

固然都市化与劳动收入提高都缓步拉高了人们的消费能力,但储蓄心态的调整、消费意愿的再升华,还有待社会保障制度消弭「四座大山」的不确定性,以及优化金融市场制度,让资本报酬率至少约略等于经济成长率,使普通受薪者的储蓄也能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果实,如此内需消费市场「动物本能」的活力才有望进一步释放!(作者为香港中文大学金融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