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人看台湾》冬季到台北看过雨

两岸征文。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看过那么多银波碧浪,踏过那么多金色海滩,大陆人对海岛的迷恋总是看不够、忘不了。一次次去过中国的海南岛、去过泰国的巴提雅、日本的北海道、韩国的济州岛、菲律宾的长岛、美国的塞班岛,只有一个岛,大陆人最为魂牵梦绕,并把她称为祖国宝岛,那就是台湾岛。

●最魂牵梦绕祖国宝岛

我喜欢到台湾岛闲逛。到台湾比到海南岛更为亲切。因为台湾糯糯的国语,因为台湾绵绵的情歌,因为南部的阳光,因为台北的冬雨,因为款款的欢宴。甚至我看台湾人互不相让的口角争吵,会想到我家乡的乡民也是这样,凡事要论个理,不是怕吃亏,怕的是有理没说清楚。不能被冤枉、不能有理还受委曲。

冬季到台北小住,时常会遇到淅淅沥沥的小雨天。这时不要在酒店吃自助餐,可以撑把伞,错开上班族早餐高峰。悠悠哉哉随便找间小面馆,倚窗选张空案,叫上一碗牛肉面,细细吃着面,慢慢看街上匆匆人群,看着看着,人会入定,现代人说是穿越。自己仿佛进入另一个世界,犹如身在蓬莱仙境。窗外晃动的人群来来往往,没有街市的嘈杂,没有尘世的喧嚣。我这个年龄的人,独自在台北街头,多半会走神,会恍如梦中。

身在台湾越是真切,越是真如幻梦。我已年过六十了,从记事起,台湾就是一个梦。台湾是一个遥远的世界,台湾人像外星人。他们会驾机投诚,也会夜袭跳伞,从天而降。电影上的台湾特务被解放军打断了腿,败退到台湾,还会杵着双拐,把无线电发报机藏在断腿里,又来大陆刺探情报,杀人放火投毒。我们听到头顶上有飞机声过,会不由自主地擡头注目,看有没有特务跳伞。

后来同学中悄悄传说台湾人比我们富。又听说隔壁家老三人不成器,偷愉跑到福建,身上绑个自行车内胎,想泅海偷渡到台湾。只是还没看到大海就被公安捉住。还听说有人下了海,不知道游没游到台湾,从此杳无音信。

●孩子们的抓特务游戏

我们今天满世界动员起来,用房子大的光学望远镜,用足球场大的射电望远镜,去寻找外星人。当年外星人没有台湾人更吸引我们。那时我们会把电影上台湾特务所有台词全背下来。强迫一个身手敏捷的同学扮演台湾特务,躲藏在山坡的密林里,一群男生组成两个民兵班,一班向左、一班向右,满山遍野抓这个台湾特务。把草丛里的假特务俘获了,我们会命令他举双手投降,让他念电影台词,用台湾国语说:「长官,我投降,我投降!」

游戏玩的次数多了,扮演特务的同学不干了,说要改台词,要把另一部电影的特务台词串进来,否则不演特务。那部电影里的特务从海外回来,见到小民兵就说「不认识我啦?我是你舅舅阿太呀。」全体男生不干,你演个特务就长了辈,想当我舅舅?不成。特务也不干,说扮演特务最辛苦。最后,为了把抓特务的游戏持续下去,只好让特务占点小便宜。反正同学如兄弟,兄弟之间吃点小亏不算什么,没便宜外人。

抓特务的电影我们会一遍遍地反复看,最多能看二三十遍。大陆那时担心台湾敌特偷袭破坏,这样的电影可以免费看。我们看这些电影,一个是为自己游戏,一个是因为电影上的台湾女特务都特别妖媚动人。那时候大陆电影审美观怪怪的,为了提高革命警惕,彰显革命气概,女一号应当浓眉大眼大脸盘,五大三粗。女特务必须是妖娆多姿。要像《西游记》里的白骨精。在电影上看白骨精看多了,会产生免疫力,真见到白骨精,群众就不会像猪八戒那样走不动步子下不了狠手。可怜我们十多岁的男孩子,哪有电影编导那样的免疫力,一个个身陷美女阵无法自拔。

●美食美女集大陆精华

几十年后我到台湾闲游,吃美食、看美女。突然感觉当年大陆电影还真是写实:台湾宝岛美食林立、美女如云。问台湾朋友这是何故?友人说,当年国军败退台湾,达官贵人跑反,没忘记带上厨子美女。所以台湾省的美食美女可以说是集大陆多地的精华。

两岸互通有个先来后往。我印像是台湾人先到大陆来。我读大学时,来自广东的同学偷偷带来港台歌曲磁带,其中有邓丽君的歌。那时学校不许听台湾的靡靡之音,要求把境外的盒带上交给学校处理。我们从教师宿舍经过,听教师家也在播放台湾歌。上交盒带的要求也就没多少人当回事。大陆老百姓自己会掂量轻重,台湾人也一样。对规定要求都有自己的方式处理。不过一些乐评人更讲道义感。他们担心大陆音乐的纯洁性被污损,要到大学义务讲演,劝阻学生。我记得有个乐评人能唱两嗓子,在教室里对几百个学生动情地呼吁:有人已经邯郸学步,不会走路了。他边说边脱下外套,穿着今天看来很不平整的衬衣,还扎条当年很少见的领带。伸长脖子,学女歌星李谷一唱《乡恋》:「我的情爱,我的梦想,永远留在你的怀中。昨天已经消逝,分别难相逢……」歌曲的每一句都有一个换气,这位乐评人把换气放大夸张,像一只公鸡在打鸣。那口气出了一半,后一口气偏又跟不上来。脖子像被绳扎住,课堂里一阵哄笑,但没有掌声。四十多年过去了,李谷一年过七十还在唱。被扣为靡靡之音的说法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

许多事情,一时一地的非议当不得真。

那时候大陆真穷,吃不饱饭。我上大学时,每天越野跑5000米,周末跑一万米。一个月定量供应250克食用油,17.5千克的粮食。粮油凭票供应,多一克没有。但那时大陆对台湾人的热情是今天难以想像的。中文系没有多少台湾文学的资料、却硬是开起了选修课。有台湾文学研究者偷偷从香港、美国转道大陆来交流、讲课。那时台湾老师讲课多半是免费的。因为大陆那时支付的课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那时大陆教授一个月工资在20美元上下。大陆这么穷,还要讲授台湾文学,是因为大陆人总有这样一种情怀:普天之下,华夷之分,只要同属华夏,再远也是亲戚。

●中国文学的别样新枝

我感觉那时的台湾老师也是这样。讲课不要钱,还特别谦恭。说:大陆文学的厚重与题材的博大,台湾作家难以做到,不过台湾作家笔下的哀而不怨的幽幽情怀与《诗经》、《楚辞》的文化传统暗合,台湾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学在台湾萌发的别样新枝。

那时的大陆人、台湾人像一家人久别重逢,相见时彼此忙乱。有许多后想来可以莞而一笑的场景。大陆出版界把民国时期的一些小说《边城》、《寒夜》、《围城》重新出版。不仅是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朝花夕拾,也有想用旧镜子照新客。看国民党统治后的台湾与旧大陆有怎样的关联,有什么继承,有什么发展。其实,大陆的国统区文学与台湾的国统区文学根本就是两码事。这就有些像你离开故乡发迹了,可能忘记乡下的某个穷亲戚。可他不像你一样健忘,他会在村头的大槐树下对他的儿子说:你二叔在台湾混得不错,你不能忘了,只是他好久没信了……

第一次真真切与台湾人交流在1988年秋冬之际。台湾立法委员胡秋原在立法会提议允许老兵回乡获准。他率先回到家乡湖北武汉的黄陂区,我有缘随他一道回乡。还记得胡先生手里拿着一厚叠一百美元的绿钞,走家串户见到乡亲时,恭恭敬敬送上一张百元大钞。我那时大学毕业四五年,一百美金是我十个月的薪水。胡先生说,台湾老兵生活在社会底层,多数穷得无钱讨老婆,其中不少在开巴士的,每月挣一万七千台币。我心里一算,相当于他们大陆同行的二三十倍收入,还算穷人?那时两岸民众收入差别如此之大,双方要交流、人员要往来的愿望可能比今天更强烈。这只是我的感觉,其中蕴含着怎样的社会心理,我没想明白。

有时候我会把两岸的流行歌曲对比一下:大陆唱《我爱你中国》,台湾唱《小城故事》;大陆唱《希望的田野》,台湾唱《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大陆的趣味是庄重自尊,台湾是轻松亲切。大陆主动想了解台湾文化时,台湾学者特别谦恭。如果大陆觉得对台湾的文化了解得非常透彻了,台湾人也会非常敏感地远离远一点。其实我们彼此有浓厚的亲情,相亲未必真相识。

●目睹台商在大陆发迹

我很敬重现在还在台湾打拚的民众。他们与我在大陆见到的台商一样又很不一样。我是目睹过台商在大陆如何发迹的。他们登上大陆时带几十万美金的有,也有许多只带着几万美金。还有只有一万美金来创业的。这二三十年,他们的本钱翻了几百倍、几千倍的也有。一位台商在大陆种蝴蝶兰,一盆三株卖1000台币时非常畅销。现在种的人多了,每盆卖100台币还利润丰厚。每个时代,只有勇敢的先行者才可能获得暴利,但每个时代,更需要留在本土勤勤恳恳劳作的守望者。我们的父辈就是家乡的守望者,难道不值得尊敬吗?

我看台湾一些大学的学生,他们的教材与大陆不同,他们学到的一些知识是大陆大学不学的。这种差异就是一种优势。他们可以赴大陆谋职闯一闯。但好像他们与其父辈又有些不同,不太想到大陆去。我的下一代,对台湾的感情也于我的不同。我曾带他到泰国、菲律宾,甚至到欧洲去。我提议到台湾去,他说签证好麻烦。

●两岸许多窗纸没捅破

两岸还有许多窗纸没捅破。大陆人看新闻,看台湾立法会吵架扔鞋子,会觉得台湾的领导这样吵来吵去的,社会不安定,也不成体统。但我一次一次来台湾,感觉台湾比世界许多地方都宁静。台湾人的包容与宽恕不是基督教教民之间的礼貌,而是乡规民约式的非礼莫视。

比如蓝绿两党高层可以在公开集会上吵架、相互攻击,但老百姓的办公室里不说党争。谁投蓝谁投绿是个人隐私。有修养的人不相互打听。一间办公室的同事好友,不议论蓝绿,不好奇。我投蓝,他投绿,两人没想到非要统一,还要装作不知道。孔子曰:仁者恕人。我只能用老夫子这话赞叹,这是百姓的智慧,也是一种很高级的现代文明。

大陆的有些新闻台湾民众也看不懂。日本驱赶台湾渔民,与中国在钓鱼岛归属问题上有冲突。大陆有人愤而砸了一辆日本车。一个台湾朋友问:大陆民众怎么还这样暴力?我说大陆14亿人,有人过激,这在大陆法律上是不允许的。台湾朋友说还是太暴力了。我只好说,日本人占领台湾期间,有台湾人夜里偷袭日本人的员警署、割下日本员警的脑袋。这在大陆人看来是义举。因为大陆人那时也被日本人欺辱。台湾人当时也没觉得很暴力。

我知道我答非所问,但台湾朋友很快就听明白了。说你讲清楚了。毕竟两岸有共同的文化经历,心有灵犀一点通。

我在台湾各处蹓达,自由行,看街景。看到台北还有不少台湾省的车牌。问台湾朋友,这样的车牌还大量存留,去中国化的工作进行得不彻底,这不是给大陆两岸同属中国的说法留下口实吗?

●民众交往还太少太少

台湾朋友说:电视新闻、政客演讲的事当不得真,台湾老百姓没想搞台独。

在台湾,朋友请我看旅游品市场。为了以示尊重,更主要是为迎合我这个大陆游客心理,还请当地一位不大不小的官员陪同。那位官员极力赞美本地的凤梨酥如何美味,并随意在一摊点买了一份,没想到旁边摊主高声喊:「某某长,上次投票我投了你,你走过我的摊点不关照我?」那位官长马上趋前鞠个肥躬:「对不起、对不起,下次一定先买你的。」

台湾人如此不尊重官员,大陆游客若是见到这样的场景,对台独的担心会减少许多。大陆游客多来台湾走走看看,会看到电视新闻里不一样的台湾人。

两岸互通这么多年,民众的交往还太少太少。(朱玉祥/大陆资深媒体人)

【征文启事】

中时新闻网「两岸征文」栏目,征文主题:台湾人看大陆、大陆人看台湾、两岸看世界、两岸一家人、两岸新时代,欢迎全球华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过亲身经历的故事,刻画两岸社会肌理,描绘世界见闻,打破刻板印象,促进两岸民众相互了解、建立全球视野,向读者展现时代的脉动与发展趋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脸书粉专https://www.facebook.com/520ROC,欢迎线上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