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式的反垄断执法

(中新社)

陈道明在《胡雪岩》最后一幕望向天际,道尽「红顶商人」一朝幻灭的沧桑,应该就是现今大陆网路业者的写照。自去年蚂蚁金服上市喊停以来,今年可谓整肃网路业者元年:4月时,阿里巴巴因二选一的反竞争行为被市场监管总局罚182亿人民币;7月时,在滴滴打车、运满满及BOSS直聘赴美上市后几天,中央网信办宣布调查这些公司违反个资保护;虎牙与斗鱼电竞直播平台的合并因腾讯控股有垄断之虞而被驳回;再来是指示外送平台的外送员工资应符合最低时薪及《劳基法》。

投资人已如惊弓之鸟,网路上一纸文件,大陆科技股就一泻千里,原4兆美元的市值硬生生蒸发了1/4。

外媒观察大陆执法,咸认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是为了控制越来越大的网路企业,配合党的经济战略,以与美国抗衡。但这只是一个面向,毋宁说政府打网路巨无霸也是符合社会期待。譬如禁止培训机构在暑假提供补习课程,既减轻孩子的升学压力,又降低父母的经济负担;严批游戏产业,是为了避免青少年成瘾,这些都能博得舆论支持。

其次,历经早期大陆的反垄断裁罚针对外商如高通为主,新整并的市场监管总局则趋向执行个资保护、维护市场竞争等西方学理下衍生的管制措施,甚至比欧美国家更前沿,且也立马见效。腾讯在官媒批判后马上发表声明,尽管青少年玩家占总数的1/5,仍实施「二灭二打」制,限制孩子的游戏时间及付费。腾讯与阿里巴巴两大山头也宣布自家平台对彼此小程序开放,过去数年来淘宝商城禁用微信支付、微信无法连结淘宝的平台不相容问题终于终结了。

外媒也质疑悍打政策恐怕最后伤到的是自家的科技发展,因为投资者感受政治不确定风险太高而却步,新创业者将无以为继。我认为大陆官方已评估过撤资效应,且看官方出手的对象都是赴美上市的企业,如阿里巴巴、腾讯、美团、网易、滴滴等,而这些公司的投资者也都以外资为主,如孙正义的软银;相反地,在深沪上市的科技公司则无多大影响。

换言之,大陆已留后手给这些企业:二次返港上市。如是,业者毋须按《数据安全法》的规定,须通过数据管理的行政检查才得出海,且不会断了公开募资管道,而外资又不会如在深沪股市般受限制,但又在大陆的遥控范围内,可谓一举数得。

《经济学人》批评大陆执法罔顾程序正义,但我们的NCC也不遑多让。听闻NCC要以行政解释方式,强套可观赏有线电视频道的OTT TV为有线电视系统并纳管。这种装模作样搞咨询,提出的三认定标准已逾越《有线广播电视法》的定义,违反法律保留原则,还不如大陆直球出击,要杀要剐,业者悉听尊便。

(作者为元智大学资讯管理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