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用网路为更多走失者点亮回家路 已帮助90人找到
▲大陆人口福利基金会年为有走失危险的老人设计了携带编码的黄手环,老人在展示手环。( 图/新华社)
位于大陆东北地区的沈阳,有一个主要由夜班计程车司机组成的寻人微信群,成立半年多来,已帮助90人找到了回家的路。今年53岁的邱忠奇,是沈阳这一出租司机寻人微信群的管理员之一,干计程车这行已经20年。「最早的时候,在路上碰到个找不着家的人,我都是直接拉着人家到处找公用电话,联系派出所或者交通广播。后来有了手机,方便了一些,但基本只能打电话发短信。」邱忠奇说随着资讯时代的到来,寻人不再局限于过去通过张贴或刊登启事和广播电视等方式,微博、微信和一些热门的手机应用APP都成了寻找走失者的平台。邱忠奇说:「现在网路技术这么发达,一个人发的资讯很多人都能看到,资讯传播得更广了,大家伙儿的力量都聚在一起了。」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联合今日头条去年10月共同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每年大陆仅走失的老年人就约有50万名,平均每天大概1370名老人走失。再加上儿童、青少年、中年等群体,走失人口数量之大可想而知。据邱忠奇介绍,目前寻人群运转的流程首先消息经核实后可入群,之后特定的成员会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资讯。同时,他们会把大部分寻人资讯报告给一款网路热门新闻用户端的「头条寻人」寻人栏目,通过这一平台扩大影响。「我们帮助过的90个人当中,有4名是我们直接找到并送回家的。更多的时候,我们起到的是一个仲介的作用。」寻人群另一名管理员焦晓波说。「头条寻人」平台的官方微博显示,截至今年8月30日,成立一年半的平台已成功找回3000名走失者,成功率达16.5%,最多一天找到25人。与「头条寻人」的模式类似,大陆公安部与阿里巴巴合作推出的「团圆」系统自2016年5月15日上线后,截至2017年5月15日,累计推送资讯1100亿条,发布失踪儿童资讯1317条,找回1274人,成功率高达96.7%。辽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王磊表示,网路寻人具有即时性的特点,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地大范围传播资讯。「它变单向传播为多维互动,资讯的发布者和接收者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有效沟通。」王磊说,「这些平台有着强大的用户基础,一条寻人资讯能很快把各个社会群体动员起来,跨越身份、性别、年龄界限。」
与此同时,王磊提醒,寻人资讯的真假值得关注。「从这个角度来说,平台管理者要尽职尽责,既要做好资讯的筛选工作,更要保护资讯的安全。」他建议,「管理部门应该加强科学引导,完善相关法规制度。」(新闻来源:新华社港台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