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专家解读粮食禁令 骨牌效应波及中国

大陆专家解读粮食禁令骨牌效应波及中国。(新华社)

大陆《环球时报》2日报导,小麦、玉米、葵花籽油、大米、糖等等,俄乌冲突3个多月来,大约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推出农产品出口禁令,粮食禁令产生骨牌效应,多名大陆专家称,全球粮食供需基本处于平衡状态。中国基本口粮完全能实现自给,目前的粮食保护主义风潮不会对中国产生明显影响。但作为粮食进口大国,大豆、玉米、油料等广义粮食的需求,需要中国进一步在海外拓展进口管道,以规避动荡不安的国际市场所带来的风险。

《环时》报导,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祖力表示,至少短期内,粮食保护主义骨牌已在某些国家和地区被陆续推倒。他认为,疫情发生,尤其是俄乌冲突以来,随着全球粮价大幅上涨,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几乎形成一种对粮食安全的恐慌,在国家间相互传染。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指出:「随着科技的进步,全球粮食的生产能力已超过人口增长速度,如果限定在吃饭上,全球粮食安全是趋于改善的。」他说,威胁全球粮食安全最大的是分配问题,有些国家过剩明显,有些国家则因为购买力问题而存在短缺,这是全球长期面临的粮食格局。实际上,因为自然灾害叠加地缘冲突等原因,本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已出现三次粮食危机,这背后是粮食周期性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称,2005-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时,产粮大国即实施粮食出口的贸易保护主义,例如印度禁止小麦出口,越南减少大米出口;2010-2012年全球再次爆发粮食危机时,俄罗斯禁止小麦和其他粮食出口,乌克兰等一些黑海沿岸国家也对谷物出口实施出口配额。

李国祥说,2012年开始一直到2020年,世界粮食又进入到过剩时期,并一直持续到2020年底。此后,世界粮食因为一系列因素又进入价格上涨新周期。李国祥表示,「国际上一般认为今年6月份这轮粮食上涨周期将会结束,但因为俄乌冲突以及疫情影响,这轮周期目前还在进行当中,何时结束还不好说」。

大陆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兆斤以上,完全有能力保障好14亿人的粮食安全。但除口粮外,大豆、玉米、油料等广义粮食的需求,目前中国仍然需要通过进口来满足。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1年中国玉米进口量达到2835万吨,创下历史新高,对外依存度接近10%。大豆进口量达到9651.8万吨,大陆国产大豆只有1640万吨,进口依存度达85.5%。

目前,中国进口玉米主要来自美国和乌克兰,进口油菜籽主要来自加拿大,进口棕榈油主要来自印尼和马来西亚。大豆主要来自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

「粮食安全取决于供给,而供给主要由生产、库存和进口三者共同决定,」李国祥表示,粮食进口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必要手段,「把进口粮食视为粮食不安全的表现是不对的」。

郑风田指出,虽然中国口粮安全没有问题,但国际粮价暴涨暴跌还是会对中国粮食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由于全球粮食贸易的高度垄断、美元资本的捆绑以及美国芝加哥商品市场定价权等,美国等西方国家把持着全球的粮食市场。他认为,中国目前还在探索全球粮食市场的话语权,鼓励和支持国内粮食企业走出去,开展粮食仓储、物流、加工、贸易等国际合作,在大陆国内建立大连和郑州商品交易所。作为新兴的粮食贸易大国,在国际上建立相当的话语权这条路仍比较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