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全面禁烟 瘾君子躲角落抽

烟害防制法去年上路,教育部曾行文各大专校院,让校园全面禁烟,许多学校在大门口挂上警示布条。(杜宜谙摄)(吸烟有害健康)

《烟害防制法》新法去年3月22日上路,重点包括禁烟年龄从18岁提高到20岁,以及扩大禁烟场所,包括大专校院校园全面禁烟。专家指出,取消吸烟区后缺乏相关配套,瘾君子干脆躲起来抽,只是做表面功夫,不会因此就降低吸烟率。

教育部去年2月曾发函各院校于该月底前撤除校园内的户外吸烟区、校园出入口需标示全校禁烟,去年3月1日起实现无烟校园,学校须主动巡查吸烟热点,教职员工有责任劝阻吸烟者,违规吸烟者将处2千元至1万元罚锾。

台北医学大学公共卫生系教授庄凯任认为,大学校园全面禁烟难度极高,最大的问题是有无配套措施,校方表面上配合,但执行上非常困难。国内吸烟者和非吸烟者长年关系紧张,无法有理性的讨论,这是不对的,实务做法不应一味防堵,而是要让吸烟者有去处,否则这个法规永远都是做表面功夫。

台大医院家医科医师郭斐然说,虽大学校园全面禁烟,但吸烟者可能躲在特定的「热点」,例如比较少人经过的角落,如果真的要全面查,执行难度高,可能得仰赖监视器等科技辅助,也可能是大家「约定俗成」,只要在特定地点吸烟,就不主动去查。

另外,年轻人倾向使用电子烟、加热烟,随时从口袋拿出来,抽一口马上收起来。郭斐然说,电子烟和加热烟的味道很快就消散,旁人不一定会闻到,又或者不知道这是什么味道,因此不一定会注意到吸烟行为。

「电子烟完全非法,但满地都是,政府明知问题却没有管理!」鹿港基督教医院副院长邱南英指出,只要到热闹的地方,都可以看到电子烟专卖店,网路上也都在卖。电子烟不同于纸烟,还添加了其他成分,对于使用者更有吸引力,比起纸烟更难戒除,且目前尚无药物或治疗计划,这是最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