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帝國殖民史:從波士頓到新德里,殖民城市的多元風貌
大英帝国殖民史:从波士顿到新德里,殖民城市的多元风貌。 图/维基共享
所谓的「殖民」,并不全然是近代欧洲民族国家列强兴起后才有的活动。早在西元前7、8世纪时,东地中海地区的人们便以整个地中海为舞台,活跃地殖民拓垦,进而为那个地区打造出更紧密的交流网路;而在中世纪早期,信仰基督宗教的军队也以上帝之名,朝向他们视为蛮荒、异教徒聚集的日耳曼东部与波罗的海沿岸,建立一座座殖民城市,为欧洲塑造一条更明确的地理界线。
由此可见,殖民其实是个非常古老且频繁的人类活动。身兼冒险家、拓荒者及军人的大批殖民者,不断在遥远的另一端或寻找生活空间、或带来文化交流与武力镇压。
到了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欧洲殖民活动以全球为范围、逐渐迈向崭新阶段。一开始,从伊比利半岛出发的殖民者有诸多动机,然而,「寻找一个可供居住的新天地」并不在目标清单上,其重要性远远不如建立贸易、军事据点来得重要。
但随着时间过去,欧洲人在美洲各地大量建立白人移居据点,或是在印度既有城市周边另辟合居之地,横跨的人文与地理地域幅员之大,要解释其中差异,绝非三言两语便可道尽,毕竟这牵涉到不同国家的内部局势与外交关系;但这种复杂性再次提醒我们,历史过往可能存在的多元样貌。
维多利亚女王治下的大英帝国,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图为1886年的世界地图,红色区块为当时的大英帝国殖民地。 图/维基共享
举例来说,同为殖民者,古希腊人与那些在中美洲建立蔗糖生产地的奴隶庄园主肯定不同;前者想摆脱母国,另外寻找安居乐业之地,后者则着眼于糖业的庞大利益,美好的移居生活只不过是随之而来的附加价值。即便是来自同一个国家如英国,想到北美洲冒险的殖民者,也和前往印度洋的东印度公司职员,在心境上有非常大的不同。
因此,使用「殖民」一词统称以上内容,固然是基于叙事上的方便,但稍不留神,很容易犯下概括论定的错误。英国史家崔斯坦.杭特决定写作《帝国城市:成就大英帝国的十座殖民城市》时,很大一部分就是想要突显出,大英帝国的殖民拓展,包含多元而复杂的面貌。
促使杭特写下本书的机缘在于,虽然近代欧洲的帝国主义与殖民风潮已然过去,但现代人回头检视那段历史时,非常容易流于意识形态之争,「能做出持平历史判断的空间也跟着明显缩水。」
如杭特所言,本书并不是为帝国主义与殖民活动辩护,作者也承认大英帝国的所作所为有不公不义之处。然而他期许,或许可以大英帝国治下的城市发展为例,让这段殖民历史不会局限在简单区分好坏善恶的讨论前题。
英国殖民者严重压迫到北美印地安人的生活与生存空间。1622年在英国的首个北美殖民地暴发「詹姆斯顿大屠杀」,印地安人大规模袭击殖民者,伤亡惨重。图为文艺复兴时期雕刻家德.布里所创作的木雕画作。 图/维基共享
为此,杭特挑选了十座最能反映大英帝国发展历程的城市,其依序分别是:波士顿、桥镇、都柏林、开普敦、加尔各答、香港、孟买、墨尔本、新德里、利物浦等。
杭特首先强调波士顿的出现,并非英国政府的刻意为之。其源头只是一群想躲避宗教压迫的新教徒,为了实现理想生活所开辟的新天地,早期的波士顿也因此带有浓厚宗教气息。随着同为新教徒的威廉三世于1689年登基,波士顿才渐渐与英国建立密切贸易往来,成为格外繁荣的贸易商港,殖民地民众更以身为英国人为荣。
当英、法双方在18世纪进行激烈的海外殖民地争夺战时,波士顿更是英国皇家海军的重要运补港口。但这个良好互动在战后因贸易、税收上的多次争议而崩解;1773年,波士顿人将大批政府想推销进来的茶叶丢入海中,开启了一连串可统称为「美国独立运动」的历史事件。
失去波士顿,乃至于整个新英格兰殖民地,对英国的殖民活动并未造成太大挫败。某些眼光敏锐之人早已注意到,遥远的亚洲同样有利可图。
18世纪的「波士顿茶叶党」事件,揭开后续一连串的美国独立运动。图为1977年,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柯瑞伯与一众政客,模仿倾倒茶叶。 图/路透社
波士顿的老周议会大厦是殖民时期的政治中心,1776年《独立宣言》就是在此宣读。如今作为波士顿历史博物馆,展示着殖民至近代的当地史。 图/路透社
为了独占利益,英国人决定控制每个交通要道。比如从荷兰手中拿下开普敦,好控制前往印度的重要航线,这代表了帝国利益从美洲转向亚洲。不同于以英格兰白人为大宗的波士顿,开普敦保留了荷兰时期的特色,拥有欧洲各地移民、黑人奴隶及其后代,加上来自伊斯兰世界的移居者,呈现出非常丰富的社会风貌。
站稳南非的英国,接着在印度打造出融合英国特色与印度风情的加尔各答、孟买,并在19世纪中叶,高举「自由贸易」的大旗取得香港。这几座非洲以东的大城市,确实拜英国统治之赐,拥有了最现代化的公共建设如铁路、卫生水道,更因帝国扩张迎来前所未见的繁荣。相对的,英国人却也透过各种手段破坏当地社会、文化纹理,以粗暴方式植入自豪的英国文化。比如说,建立强烈排外的俱乐部,而里头尽是从英国来的娱乐活动,或是严格区分白人居住区与有色人种居住区。
一战结束后,大英帝国的版图达于颠峰,杭特也发现,不少人担心帝国将如罗马帝国一样迈入衰亡;毕竟在同一时间,最有利可图的印度,日渐兴起强烈的独立声浪。为此,英国除了放宽参政权与基本自由,也决定借用蒙兀儿帝国的象征意义,在其旧首都附近打造新德里。
源于英国的板球运动,在殖民时期传入印度,如今已是印度国民运动。图为英国凯特王妃与威廉王子2016年的印度之行,出席板球慈善活动,在印度明星球员费瑟卡尔陪同下与当地儿童打球。 图/路透社
新德里依旧结合了欧洲与印度文化,有惊人的现代化大型道路、广阔的绿地公园和融入蒙兀儿风格的官厅建筑群。英国殖民者竭尽一切资源,希望新德里可以变成大英帝国在印度的新政治核心,既能迅速反应俄罗斯人从北方的侵略,也能结合蒙兀儿帝国的意象,强化印度人的效忠。
从中不难看出,新德里散发出来的氛围,不再是乐观面对未来的胸襟,而是担忧帝国衰落、不断做足排场的不安。最后,曾因帝国扩张而迅速发展的利物浦,也在二战之后,随着海外殖民帝国崩解而衰退,印证了前人的担忧其来有自。
借由追寻大英帝国治下的各大城市,杭特意在强调,帝国的发展历程与意识形态,远比某些批评者或赞美者所想像的还复杂许多。从17世纪开始经营的波士顿,一直到一战后才大肆建设的新德里,中间将近四百年的落差,英国殖民者各有着不尽相同的治国理念,比如在19世纪之交时,从坚守重商主义转换成支持自由贸易。换言之,没有人从一开始就规划好了帝国的百年大业,反而是因应时局、回应挑战后,才一歩步拼凑出帝国样貌。
印度有着亚洲最古老的铁路系统,早在英国殖民时期即开通,运载并疏通帝国利益。 图/路透社
位于新德里的印度总统府,于殖民时代为英国驻印总督府,原名「维多利亚宫」。建筑与花园结合英式与蒙兀儿特色,突显了帝国殖民的足迹。 图/路透社
凡此种种,都让「大英帝国」这个历史名词显得多元纷乱。因此,根本不可能、也不应该用特定意识形态简而化之,更别说是给予「最正确的评价」。
就如同追寻这段过往时可知,硬体发展是帝国能带来的最直接好处,但相对的,许多文化侵略也随之而来。坚信「全然的好或绝对的坏」,无助于认识帝国全貌。更进一步延伸,大英帝国如此,世界上每一个帝国及其殖民活动皆为如此。一个能够简单划分为好坏的世界当然轻松,但不幸的是,这个世界从来没这么简单过。
至于杭特本人,有点奸诈、或是保守地并没有试着给予大英帝国非常明确的评价,只能隐约看出他抱持略为同情的态度,反驳那些仅凭意识形态而一昧否定大英帝国的言谈。显而易见的,他将评价大英帝国的工作,留给有兴趣进一步思考的读者。无论结论最后是赞美或批评,只要别仅凭个人意识形态便匆忙下判断、落入非善即恶的窠臼即可。
1997年10月,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抵达印度新德里,展开为期六天的视察。 图/美联社
「大英帝国」,这个历史名词因过去的殖民史,而显得更多元纷乱。 图/法新社
《帝国城市:成就大英帝国的十座殖民城市》
作者: 崔斯坦‧杭特
出版社: 蔚蓝文化
出版日期: 2017/10
内容简介:「帝国」与「殖民」既非全然的善,亦非全然的恶。作者从擅长的城市史出发,用十个不列颠殖民城市的物质文化发展纹理,来呈现价值观的变化、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互动、文化的融合与相互影响,以及世局的转变。波士顿、桥镇、都柏林、开普敦、加尔各答、香港、孟买、墨尔本、新德里、利物浦,本书透过城市布局与其物质文化,探讨那些与日不落帝国有关的意识形态如何化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