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彩、水墨混搭 反映多重殖民史

20世纪的台湾美术史不可避免地身受外在政治环境影响,从东洋胶彩花鸟大陆文人水墨到台湾本土乡情,反映了台湾在各个年代被不同文化意识宰制、最终回到自主意识的过程。

东洋胶彩阶段(约1895-1945)

日本统治50年之后,台湾逐渐摆脱闽南、江浙一代文人水墨画的走向,而经由日本近现代欧化的美术运动,接触了西洋画,包括陈澄波洪瑞麟等年轻画家,都逐渐展露头角。另一方面,郭雪湖、李梅树等也以日本传统胶彩素材的「东洋画」而知名。

大陆水墨阶段(1950年代)

1949年之后,国民党政权迁台,「渡海三家」黄君璧、张大千傅心畬等大陆水墨画家,逐渐成为全省美展(简称省展)的评审黄更成为台师大美术系系主任。因此,50年代围绕着「省展」、「国画」走向的辩论,以及「东洋画」和「水墨画」哪个才代表美术正统冲突,其实正是当时政治氛围的延续。

欧美前卫阶段(1960年代)

50年代中后期,不满传统水墨画宰制画坛的青年画家,纷纷出走到欧美国家「世界画坛」如纽约巴黎取经,学习西方现代主义与抽象绘画,以示对抗,且这批画家不只是短期进修,而是以定居国外目的人才大量流失,也让台湾美术界走过空白10年。

本土认同阶段(1970年代)

60年代西化狂潮后,台湾艺术界纷纷感受到与自乡土、自我精神以及情感的疏离,70年代适逢文学界引爆现代主义批判浪潮、乡土文学兴起,重新回归「本土」的反思已经萌芽。

美术评论家蒋勋曾指出,1966年画家席德进选择归国,有双重代表性:第一,他是外省四川移民台湾;第二,他经历了西方现代主义洗礼。席德进的选择同时也是当时许多美术青年的选择,影响了整个70年的的本土化运动,台湾民俗庙宇、崩溃中的乡村风貌,逐渐成为画家笔下题材

传统水墨画也跟着蜕变。1977年台湾东北海域发生油轮污染事件,画家黄铭昌等人选择以水墨画表现,突破了长久以来中国水墨画「不食人间烟火窠臼。自此后,「自由」成为台湾从事艺术创作的最大优势,画家们不再介意混搭胶彩、水墨素材,重点是反映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