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入不敷出,连亲戚也瞧不起时,不妨试试苏世民的“脱困”法则
世界的未来,在中国——苏世民
30多年前,苏世民与合伙人拿出了40万美元创立黑石集团,如今已经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私募巨头,掌管资产超过5000亿美元,被誉为新“华尔街之王”。
又是一个风光无限的人,但鲜有人知道他也曾多次犯错,陷入困境,面临绝望,尤其是在创业初期,一切设想都很美好,结果却很残酷,苏世民他们迟迟没接到业务,公司差点就破产,在那段时间,无论是社交还是财富,苏世民都跌到了谷底。
每个人都会遇到困境,尤其是入不敷出的时候,连亲戚都会瞧不起你,这是一种对身心上的摧毁,有些人遇到了这种情况,挣扎了几十年也没从困境出来,真的是很难吗?
原本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但当我读了《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后,学习了苏世民的“脱困”法则,帮我解决了苦恼了十几年的困境,我才发现,有时候换一个思路,尝试一个新方法,困境就走出来了。
如果你也想搞定困境,哪怕你入不敷出,连亲戚也瞧不起,不妨也来试试苏世民的“脱困”法则
他的“脱困”法则主要涵盖2个方面。
01
学会解决别人的问题
处于困境的人往往只专注他们自己的问题,而脱困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便是解决别人的问题——苏世民
“脱困”法则第一个方面,便是学会解决别人的问题。
黑石集团的业务就是一直在解决别人的问题,帮别人赚钱,但在赚钱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客户担心苏世民的黑石集团到底靠不靠谱,所以苏世民在让客户放心上下了极大的功夫,并承诺公司永远不会进行恶意交易。
苏世民的黑石集团在培养员工的时候,也在尝试解决别人的问题,他们不会随意地给某个员工安排一个工作,到时间给他收入,然后就啥都不管了。
而是尽可能帮助每个人员工解决他在工作上的困惑,并对他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哪怕今后不在黑石集团了,也能混得非常不错,这样的行为反而让黑石集团的有着非常低的离职率,每个员工都在拼命努力,很多次困境也就这样解决了。
这样的观点很颠覆,但却是必然规律,当我们陷入困境的时候,其实也陷入了一种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状态,有时很简单的一件事,靠自己怎么也想不清楚。
和你同样陷入当局者迷状态的人还有很多,我们是旁观者,把他人解决问题自然会简单很多,人都是有回报心理的,你帮他解决,他便也会想着帮你解决,有些问题你是因为当局者迷解决不了,但其他人却旁观者清,你便更可能脱困。
这其实就是一种借力的方式,有些事情对你来说是很难,对别人来说不一定很难,就算别人也觉得难,但你们两加起来去应对,逆境也会变得简单很多。
有一个细节需要注意,如果要追求效率最大化,你在选人上,最好选择那种更可能帮到你的人,而不是随便帮任何一个人解决问题。
比如你因为没钱而陷入了困境,想要更快走出困境,可不能随便帮一个朋友去走出困境,而是寻找一个有背景、人脉、钱或者说能给你提供不错工作的人去帮他解决问题。
02
走少有人走的路
“脱困”法则第二个方面,便是走少有人走的路。
巴菲特曾说过一句话:“在别人贪婪时恐惧,恐惧时贪婪”其实和苏世民所说的走少有人走的路是一个意思。
有一段时间互联网企业高歌猛进,黑石却非常沉得住气,不仅没有跟风往人多的地方走,而是找到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买仓库。
在苏世民看来,所有互联网销售企业,最终都需要仓库来中转、发货,而这样的选择也使得黑石狠赚了一笔。
其实世界上一直有一个规律,但很多人都不愿意承认,就是世界上所有的财富、真理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无论是赚钱、社交、思考,都只有处在一个少的状态下,才会做得更好。
比如赚钱,一些显而易见的领域,人那么多,蛋糕再大,分到你身上也没有多少。
比如社交,当大部分人都在努力和某个人成为朋友时,你也去插一脚,也很难和他成为朋友,因为这个受欢迎的人精力是有限的。
人少的地方机会才多,无论是哪个方面,当你能够走少有人走的路,便是搭上了机会的快车道,效率会比别人高千百倍,这样才能更快的脱离困境。
这里有一个误区需要注意,少的地方肯定机会多,但有些机会你没法染指,盲目地往这些方面走,只会在困境里越陷越深。
比如你只是一个普通的打工族,宇宙旅游这个领域涉及的人非常少,你肯定不能考虑去走宇宙旅游这条路的。
走少有人走的路,一定是要建立在自己能力圈基础上的,比如我是一位写作者,写作是我的能力圈,当多数人都在写水文的时候,我选择写深度、干货文,这便是建立在我的能力圈上,走出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我也因此获得了巨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