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未來的列車》:被封印的高加索「鐵絲路」

「数千年前,丝路连结最大的几个文明,高加索是沿途最重要的路段之一...。」图为土耳其卡尔丝路段的东方快车。 图/路透社

纪录片《未来的列车》的开场,是这则从电视里娓娓传出的俄语新闻,语气暗含期许的豪情,但坐在电视机前的火车站务员,似乎却在油漆斑驳的房间里满脸忧愁。

究竟,片中的这条「巴库-提比里斯-卡尔斯铁路」(简称「BTK铁路」),是如何在地缘政治的崎岖地表上蜿蜒驰骋,又是如何牵动着铁路工人和火车站务员的想望与际遇?

《未来的列车》TIDF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5/05、5/08

▌绕过亚美尼亚:仇恨界定的铁道

2017年10月30日,BTK铁路在多国元首的见证之下高调通车——B、T、K三个字母,分别代表着三个城市,各自属于铁路经过的三个国家。

铁路在东端的起点,是亚塞拜然在里海岸的首都巴库(Baku),可以运载从哈萨克以渡轮运过来的货物。接着途经乔治亚的首都提比里斯(Tbilisi),最后抵达土耳其东北部的卡尔斯(Kars),再接上土耳其现有的铁路网、继续通往欧洲。

当时,出席通车典礼的土耳其总理厄多安特别强调:BTK铁路绝对不只是高加索地区的铁路而已,而是当代「新丝路」的一部分,未来将扮演东西方之间的重要桥梁。

放眼当今世上,和「丝路」扯上边的交通基础建设并不罕见,比如斯里兰卡扩建港口、吉尔吉斯翻修公路,皆是冲着中国「一带一路」的新丝路浪头发展自身经济。如此说来,高加索地区的这条新铁路,又有什么特别呢?

首先,BTK铁路除了可以看作当代丝路之外,其实也还是高加索地区民族恩怨的产物。

B、T、K三个字母,分别代表着三个城市,各自属于铁路经过的三个国家。 图/维基共享

今日的高加索地区由三个国家组成:在西边的是乔治亚、亚美尼亚,两国皆与土耳其接壤;在东边,则有掌控丰沛石油资源的亚塞拜然。其中,乔治亚和亚美尼亚多数人口是基督徒,而亚塞拜然则是以突厥语族和伊斯兰文化为主体的国家。

其中,亚美尼亚和自己两边的邻居,近代以来都处得不算愉快。1915年,鄂图曼帝国境内大量亚美尼亚裔遭杀害、驱逐。针对这段并不光彩的过去,当事的双方各有不同诠释:亚美尼亚方面坚持,当时鄂图曼帝国对亚美尼亚人犯下的,是「种族灭绝」(genocide)的重大罪行;土耳其方面则认为,亚美尼亚人在一战中与境外势力通敌(尤其是俄罗斯),因而所谓的「种族灭绝」,其实只是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交战结果而已。这些对历史诠释的歧见,至今都仍像幽灵般徘徊在土、亚之间,是双方至今依旧难解的心结。

亚美尼亚和亚塞拜然之间的嫌隙,则是在苏联初期就种下恶因。传闻1920年代初高加索地区在划定国界时,史达林曾指示将人口大部分是亚美尼亚裔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Nagorno-Karabakh),划分给亚塞拜然。如此不合理的领土安排,在苏联治下并不罕见,比如中亚诸国犬牙交错的国界,一般咸信也同样是这类「分而治之」逻辑下的产物,目的是为了分散苏联边陲地区各民族的力量,同时让加盟国依赖苏联中央的仲裁与调停。

一战期间的亚美尼亚大屠杀,至今仍是高加索地区仇恨的记忆。图为时任美国驻鄂图曼大使,老亨利.摩根索(Henry Morgenthau Sr.,1913-1916),记录下的残酷场景。 图/维基共享

然而,随着苏联巨大的国家机器日渐松弛,同为苏联加盟国的亚美尼亚和亚塞拜然两国,于1980年代开始为了两国交界处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频生争端。1991年苏联垮台后,两国间的情势更进一步恶化,战争终于在1992年末爆发。由于土耳其和亚塞拜然同样都是突厥语族、穆斯林也都占人口多数,眼见亚美尼亚出兵占领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土耳其遂决定于1993年关闭与亚美尼亚的边界,以表达对亚塞拜然的支持;而随着土亚边界封锁,苏联时期从土耳其通往高加索地区的铁路动脉,也应声随之中断。

边界无法开放,那么跨越边界的铁路该怎么办呢?土耳其政府想到了一个办法:

既然亚美尼亚这条路不通,那就改走乔治亚吧!

在这个背景之下,取道乔治亚的的BTK铁路计划,就这样在2007年三国领袖签约之后正式动工。然而签约归签约,铁路的工程进度却跌跌撞撞。

2007年的BTK铁路动工典礼上,挤在火车头里的乔治亚总统萨卡希维利(左)、亚塞拜然总统阿利耶夫(中)与土耳其总统莒内(右)——时过境迁,后来的萨卡希维利,在2008年南奥塞提亚战争中惨败给普丁派出的俄军,卸任后又涉入贪腐案件而逃亡乌克兰,成为无国籍者;莒内总统则在2014年卸任,据称与接替自己的厄多安闹得不甚愉快,自此归隐;而阿利耶夫,则仍是亚塞拜然总统,一族继续叱咤风云。Georgia's President Mikhail Saakashvili (L), President of Azerbaijan Ilham Aliyev (R) and Turkish President Abdullah Gul (R)2007 11 btk 图/欧新社

▌绕过俄罗斯:还活在冷战中的「战略铁道」

或许是2013年由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计划,为高加索政客带来了新的灵感,BTK铁路逐渐被放在更宽阔的全球「丝路网」中,开始时髦地被称作「丝路铁路」(Silk Road Railway)或「铁丝路」(Iron Silk Road),而不再只是一条高加索的区域性铁路。

BTK铁路被放在全球框架中重新定位的发展,其实也反映出了高加索国家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地缘位置。

高加索地区像一处得天独厚的峡谷,为西方阵营提供了一条狭窄走廊,既可以避开俄罗斯、又可以绕过伊朗。因此,BTK铁路最重要的卖点或许是:有了它之后,从中国到欧洲的陆路运输,再也不需经过俄罗斯了。

但绕过俄罗斯到底有什么好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能不谈及欧美与俄罗斯之间的对抗与壁垒。举例来说,2014年俄罗斯出兵占领克里米亚后,欧美为了抵制俄罗斯,便联手对俄罗斯祭出禁运制裁。遭制裁后,俄罗斯也不甘示弱,报复性地禁止欧盟农产品经过俄罗斯领土、由陆路输往中国市场,成功地为欧洲农业带来不小伤害。

由此看来,高加索「丝路铁路」的贡献便在于,它打破了俄罗斯在欧亚陆路交通上的垄断,升平时期可以促进物流路线的竞争、降低运价,而在俄罗斯与西方阵营关系紧张时,又能提供避险的替代路线。坐收货物过境收入的亚塞拜然和乔治亚,可以说是欧俄角力中的另类受益者,也是善用地缘利基的绝佳范例。

绕过俄罗斯到底有什么好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能不谈及欧美与俄罗斯之间的对抗与壁垒。 图/法新社

▌BTK铁路的两个地缘框架:全球与区域尺度

因此,BTK铁路可以被放在两个不同尺度的地缘框架中看待。在高加索地区,这条铁路的路线因为领土争议和历史恩怨而划定,亚美尼亚成为被绕过、被孤立的苦主;而在更宽阔的全球动态中,BTK铁路则成了俄罗斯、欧洲、东亚以及伊朗之间的十字路口,不只呼应中国经略布局的野望,也是西方制衡俄罗斯的利器,更成为高加索地区(尤其是与俄罗斯关系不佳的乔治亚)向欧盟靠拢、摆脱对俄罗斯依赖的解方。

然而耐人寻味的是,照理说要「乐见」BTK铁路诞生的欧盟与美国,却没有对工程提供资助。BTK铁路计划成形初期,美国原本还有打算意愿资助,但后来亚美尼亚的游说团体出手斡旋,成功将援建法案挡了下来;而欧盟则认为新建铁路并非当务之急,主张应该优先解决土耳其与亚美尼亚之间的歧见,以利两国边界尽早开放。

夹在中间的乔治亚,其实也在打着自己的算盘。由于前苏联的铁路轨距,和土耳其的系统并不相同,因此必须在边境的阿哈尔卡拉奇(Akhalkalaki)新设车站,以便更换列车轮轴。此外,阿哈尔卡拉奇所在的地区,住有大量亚美尼亚裔人口,让铁路经过这里,一来可以为当地带来就业机会,二来还可以增强乔治亚政府对该地区的控制,避免分离主义崛起。可想而知,政府对阿哈尔卡拉奇车站寄与厚望,甚至还请来德国知名建筑师于尔根.迈尔(Jürgen Mayer)操刀设计。

阿哈尔卡拉奇车站是高加索的交通要冲,过去苏联红军曾在屯驻重兵。 图/法新社

至于亚美尼亚这位苦主有多苦呢?《未来的列车》的第二部分,便以亚美尼亚邻接土耳其边境地带的阿赫里安(Akhuryan)车站为背景;镜头前,停滞的时间、冷清的车站,仿佛就是亚美尼亚被排除在新铁路计划之外的缩影。

就地理位置而言,亚美尼亚本就是整个区域内最「先天不良」的国家,因为它是个内陆国、没有出海口,经济发展无法不看邻国脸色,但偏偏又「后天失调」,与东西两侧的邻国皆不合,只能依赖南北向的轴线(通往俄罗斯和伊朗)。

对于亚美尼亚来说,境内那条苏联时期兴建的旧铁路,在新铁路落成后,就不再是高加索地区通往土耳其的唯一路线,也不再是谈判时可以运用的筹码。亚塞拜然甚至放话,除非亚美尼亚放弃对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的侵占,否则将永远不可能共享BTK铁路带来的经济利益——于是铁路,明目张胆地成为了施压亚美尼亚的政治工具。

他们忽略现有铁道,直接建造新的。新线开通后,谁还会管这条旧的?

一如绝望的火车站务员所说。这条旧铁路的命运,就像边境小站的守人一样,在边界重开的风声交替中逐渐老去,却只能一边等着不会开来的列车,一边回望过去。

这条旧铁路的命运,就像边境小站的守人一样,在边界重开的风声交替中逐渐老去,却只能一边等着不会开来的列车,一边回望过去。 图/《未来的列车》

▌丝路梦里的真实人生:国际新闻遗落的日常视角与劳动场景

BTK铁路为我们演示了,国与国之间的政治角力,是如何以铁轨为形式,在地表上画出各种包纳与排除的界线。其实,交通基础设施交缠于政治角力的案例并不罕见;有时候,甚至连国界都是由这些交通设施画出来的。

然而,《未来的列车》这部纪录片最值得一看的,除了如摄影作品一般的影像之外,或许还是导演所选用的视角。不论是面临废站命运的亚美尼亚边境小站,或者是在亚塞拜然铁路工地里的劳动身影,它们往往都是在电视新闻中缺失的叙事。

在国际地缘政治的讨论中,我们惯常以国家为单位来论定得失胜败,比如BTK铁路通车后,大部分媒体报导都聚焦在:哪些国家受益于这些铁路建设?是成为高加索运输枢纽的亚赛拜然?是以丝路历史为战略布局润饰修辞的中国?还是在寻求风险分散的欧盟?

面对这些大哉问,《未来的列车》的导演马丁.迪奇科(Martin Dicicco)却无意给出答案,而是选择带领观众探看铁路工人和站务员的日常生活。

在国际地缘政治的讨论中,我们惯常以国家为单位来论定得失胜败,但那些齿轮夹缝中的真人故事呢? 图/《未来的列车》

电影里的工人离乡背井、领着微薄的薪资,在严寒中瑟缩,在午夜梦回时恐惧工殇。他们以身体劳动分享国家公共建设计划的荣光,但心里想望的,其实只是一段爱情、几颗水果,或者用积攒的工资买一台车。铁轨铺设的进度成为他们生命的节奏,时间于是以距离来度量,

再100米才能休息喝茶;再2公里才能睡觉;再78公里部长就会跟我们握手,让我们回家。

《未来的列车》因此提醒了我们,那些跨国移动的「丝路梦」之所以能够实现,其实是以无数被困在土地上的底层劳工为代价的。有点讽刺的是,他们的工寮宿舍甚至就是火车的卧铺车厢。

再比如亚美尼亚边境车站的站务员,列车不来,工作内容只剩枯燥的文书作业。闲来无事,他们只能靠酗酒、跳舞、聊天来打发时间,然后在百无聊赖的日常之中悼念青春(以及土耳其边界依旧开放的年代)。

所以很吊诡地,虽然BTK铁路许诺了一个关于移动的美好未来,然而在《未来的列车》里,观众看见的却似乎只剩下困顿和胶着。就连「未来」一词,也是充满歧义、而值得怀疑的:它指涉的究竟是对于荣景指日可待的期盼,还是对于迟迟尚「未」到「来」的焦急与无奈?更重要的是,那到底是「谁的未来」?

「再100米才能休息喝茶;再2公里才能睡觉;再78公里部长就会跟我们握手,让我们回家...」 图/《未来的列车》

2018TIDF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再见真实」。放映资讯请见活动专页:TIDF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